4月3日。
地鐵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宣佈:恒大地產獲得地鐵中環站上蓋物業,雙方將在4月5日簽訂正式合同
當晚在新聞釋出會上,唐信對記者說道:
“這幢建築物會逐層售與公眾,利益由地鐵公司與恒大地產分享,地鐵公司則佔大頭!”
“30多家財團和公司均對本公司合作深感興趣,因而競爭激烈,所有建議均經詳細研究,結果卒為恒大地產所得,因其建議對本公司最具吸引力。”
“恒大地產提出協議簽訂日起,支付一筆現金給地鐵公司,再在半年內共計支付約6億港幣(地皮費用總計)的現金給地鐵公司,並保證地鐵公司至少獲利2億港幣以上。”
第二天,全港的媒體都在報道‘恒大地產擊敗置地’。
“兩幅平均地價為10000港幣每平方尺的‘地王’,早為大財團窺覬,如今為恒大地產所得!”
最讓媒體驚歎的還是恒大地產承諾半年內支付地鐵公司6億港幣的現金,中環站和金鐘站的地皮確實為六億港幣,是港府批給地鐵公司的,地鐵公司需要交納這筆購地費。
但絕大多數的地產公司是不會提前支付地鐵公司現金的,最近也就是拿出現金作為建築費;恒大地產此舉是相當於將約6000萬港幣(利息)無償送給了地鐵公司,畢竟按照正常合作模式,一方出地一方出建築費,最終都要在房子銷售的時候,才能結算。
恒大地產拿出如此龐大的現金支付地鐵公司,還需要再拿出約4億港幣的建築費,近10億港幣的投資,恐怕沒有哪家地產公司可以拿的出吧!
....
長江實業。
李超人被訊息驚的目瞪口呆,不是因為恒大地產中標的原因,而是恒大地產的條件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只不過讓步的力度更大而已。
“這個林榮亨果然是個有見底之輩,如此強勁的對手,可謂我的勁敵也!”
......
恒大地產中標後,股價自然開始上漲。
緊隨其後,恒大地產宣佈了重估資產報告:恒大地產的淨資產為40億港幣,每股資產價值為30港幣(1.32億股的總股本)。
受此利好好戲,恒大地產的股票再次暴漲,很快就達到了45億港幣的市值。
恒大地產便宣佈發行新股約1200萬股,集資約4億港幣。
恒大地產掌握大量的現金流,一邊用於支付地鐵公司及建築費,一邊支付林榮亨購買香港電燈的股份,還能應付接下來的收購戰,可謂兵強馬壯。
恒大地產拿下林榮亨的20%港燈股份後,並沒有立馬釋出收購,因為林榮亨有事要去美國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