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為下屬,羅兆佑自然不會將林榮亨想的太差,所以,稍微思考了一下,認真的說道:“服務當地的華人,讓全世界的華人緊密的連在一起,團結在一起!”
要不這麼說,羅兆佑能深得林榮亨信任呢,講話還是有水平的,還是瞭解林榮亨的。
林榮亨認真的說道:“對!服務當地華人,才是我辦報的初衷,‘重服務,輕政治’是海外辦報的核心。其中,政治並不是不談,而是不下結論;我們只是媒體,不是法院,沒有任何資格去給某一件政治事件下決定。”
羅兆佑點點頭,非常贊同老闆的觀點,在香江左右派報紙很多,但卻沒有一個成功的;金庸的《明報》重政治,但......
林榮亨接著說道:“重服務,就是重視當地華人的需求,我們當地的報社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公益活動,比如在當地建立善款基金,幫助一些有需要的困難華人;比如舉辦一些體育賽事,像跑步啊之類的.....不僅如此,因為我們是媒體,也可以幫助一些人傳遞尋親資訊;還可以幫助一些當地人打聽香港的物業價格.....總之,要和當地人建立一種親近的關係,那我們自然就是成功的!”
羅兆佑此時在紙上瘋狂的記錄著老闆的話,內心不由得對老闆佩服的五體投地,老闆的生意之道,自己能聆聽簡直是自己的福氣,學到了太多了。
海外的事情談完之後,林榮亨把話題又放在了《經濟日報》上。
此時,海外已經順利發行,報社的重點又回到了《經濟日報》和《現代週刊》上面了;其中《現代週刊》是一份娛樂消費雜誌,籌備無需花太多精力,而且是投資小、賺錢多,和《明報週刊》差不多。
但《經濟日報》卻是一份專業的報紙,沒有實力去辦的話,相信很快就可能出現嚴重虧損,而不得不停刊。
林榮亨不允許失敗,所以想到了一個主意:“羅社長,我想來想去,關於《經濟日報》需要一個強力的主編,你覺得林山木怎麼樣?”
羅兆佑問道:“是《明報晚報》的副總編輯,主管經濟板塊的林山木?”
林榮亨點點頭!
羅兆佑說道:“怕是很難挖過來吧!據說林山木當年去英國深造,金庸出力不少,再加上明報雖然薪資少,但出名卻是個好渠道,所以他們報社的人最難挖!”
林榮亨說道:“金庸雖然有恩林山木,但林山木也為他打工了兩三年,難道還能捆綁一輩子!所以,我打算以現代報社的名義和林山木共同辦《經濟日報》,我們佔股80%,他佔股20%,實行財務單獨核算,算是成立一個子公司。”
按照歷史,林山木在兩年後也會脫離金庸老爺子,自己辦報;再加上他後來有‘香江第一健筆’之稱,所以林榮亨打算試試看。
當然了,成不成功都無妨。
辦了單獨的《經濟日報》並不代表《現代日報》沒有經濟板塊,只是林榮亨想辦一份更專業的經濟報紙而已。
羅兆佑說道:“倒是可以試試,其實我們也就是投資一筆錢而已,成不成功我們都沒有多大的損失!”
現代報社的管理層,對於這份‘不賺錢’的《經濟日報》,確實不怎麼看中。
當然了,林山木這種‘有野心’的人未必會老老實實的,以後也有可能再次創業,林榮亨卻是不擔心,只要報紙籌備好了,完全也可以‘卸磨殺驢’。
不管怎麼說,能用幾年是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