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忒所在恆星系統中的所有結晶體被一網打盡,這龐大數量的結晶體被一分為三的分別囚禁在三顆行星生物體內。
那副場景直到戰鬥結束許久,巴哈頓爾也無法忘記。
巨大且佈滿泥沼的固態行星沿著赤道裂開,一張由龐大靈能作用於星球本身構成的行星巨嘴,一口直接將那些被靈能禁錮團到一處的結晶體,短暫、迅速的吃了下去。
當巴哈頓爾回過神來的時候,它已經被困在了一片沒有光線的黑暗中。
這種漆黑很特殊,它是真的一點光子也沒有感知到,只是結合之前的記憶,確認了結晶體被囚禁在行星生物體內。
在巴哈頓爾打量自己所處環境的時候,另一邊,陸熵也在觀察著巴哈頓爾的結晶體。
“根據實物分析,這種結晶體的基本結構有別於蜂群的細胞結構,一箇中央的核作為調控中心,包裹這個調控中心的是一團合成物質,不受力時是流體狀態,一旦受到輕微的刺激就會立即硬化……”
耐心的聽著其他主腦、蜂巢研究獲取結晶體後,剖析得出的結果。
和其他生物一樣,結晶體作為生物,也有構成自身的基本單元。
但它們的這些基本單元,和蜂群的細胞完全不同,沒有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而是一個帶著輕微磁性的中心,控制一團受刺激就硬化的非牛頓流體物質。
就陸熵個人感覺,這像微觀機械更多一點。
可要說結晶體是奈米機械構成,也不正確,機械一旦沒了能量,就只是停下來,重新輸入能量又會繼續運轉,生命一旦沒了能量,直接就失去活性了。
這些結晶體的基本單元也是同樣不能失去保持活性的能量,否則基本單元就會壞死,從這點上看,結晶體具備和一般生物相同的定義,即——生命以負熵為食。
陸熵思考一會,然後好奇地問:“那它們怎麼維持自身活性?”
“透過電流。”
“電流?”陸熵面露意外之色,直接用電流來運轉基本單元,在他知曉的生物裡,可是基本沒有。
直接通電的那是機器人啊。
主腦卡莎解釋道:“在包裹調控中心的合成物質中,漂浮著很多纖毛狀結構,這些纖毛結構帶有磁性,調控中心輕微的磁性影響,平時呈現出放射狀,這樣一來即便結晶體的基本結構完全硬化,維持自身活性所需的能量補給,也能從中心送達外部。”
“這樣的結構,能融入到蜂群裡吧?”陸熵感興趣地問,直接通電就能維持活性,他怎麼想都覺得很不錯。
萬一能擺脫現在這種化學生物性的桎梏,實現機械飛昇呢?
剛剛還積極講解的主腦們,一下子都沉寂了下來,一時不知道該怎麼答覆陸熵。
倒是蜂巢們沒那麼多想法,某一隻蜂巢回答:“這恐怕是不行,這完全就是另外一套生命系統,遺傳資訊的表達都不一樣,而且結晶體基本結構的適宜溫度線比蜂群的細胞要高出三倍,低於溫度線就意味著失去活性,光是溫度線這點,就註定二者的遺傳物質難以嫁接到一起。”
結晶體也有遺傳物質,也會繁殖,但它們的遺傳物質不是螺旋結構的碳基基因,硬要說的話,勉強算是鐵基。
而且這鐵基和傳統的化學分子不太一樣,它一部分的遺傳資訊是儲存在遺傳物質構成的鐵晶格里,儲存方式和機械硬碟有點近似,
要提取基因,怎麼完整的提取?
提取以後,又該怎麼用蜂群基因的方式表達出來?
硬性嫁接的遺傳物質能表達出細胞活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