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工地。
晚上的時候,自然是一番慶祝。
劉長江帶的冷盤比較多,算是給大家打‘打牙祭’(類似於很久沒吃肉之後的加餐)。
畢竟,這段時間中,工地上的伙食比較差。也才出現下面人需要自己購買冷盤、喝點兒小酒的事情。
每個人三十塊的伙食費,就算是在人少的情況下,也不能算低。
在工地上將近一百個人的情況下,每天將近三千塊的生活費,那就非常高了。
總人數按一百個人算,主食算大米,就算是工人,每個人每天兩斤米也完全夠了。
大米的單價算兩塊,一天的主食也就四百塊。
再說肉食,這方面基本上都是以豬肉為主,每一斤的單價不到十塊。
每個人每頓飯按照半斤計算,一個人一天下來也才一斤半。一天的肉食也就一百五十斤豬肉,一千五百塊。
主食和肉食總的按照兩千塊算,那也還剩下一千塊。
素菜方面的價格,一般都是比較便宜的。均價算三塊,一千塊還可以買三百多斤素菜。
當然,還有油鹽醬醋等調料、罐裝氣這些,平均一天,是要不了兩百塊的。
每個人每天三十塊的生活標準,真的已經非常高了。
很多工地上,基本上都是二十五。有些比較黑心的老闆,甚至十五塊、十塊的都有。
這些都是屬於生活,歸後勤管理。
後勤方面,是劉長貴在整體負責,還有劉長風在跟著打雜。
伙食比較差了,那就說明有問題。
有兩種可能,某人剋扣了伙食費。
另一種可能就是,劉長貴刻意降低了伙食標準,關於這個事情,劉長貴還沒有給劉長江彙報。按照正常情況的話,是需要彙報的。
吃飯時候,劉長江沒有多說什麼,計劃瞭解瞭解再說。
晚上回到宿舍,劉長貴就過來了。
讓劉長江絕對沒有想到的是,降低生活標準的事情,竟然是劉家屋頭的幾個長輩提出來的。
說來到工地兩個多月,活沒有做多少,劉長江一直虧著錢不說,大家還每天都吃得像過年似的,那不是在整劉長江這個老闆,還是幹嘛?
這讓劉長江有些哭笑不得。
節約錢是好事。
可是在生活上的節約,能節約出來幾個錢?
就算一天節約一千塊,一個月也才節約三萬,一年下來也就節約三十多萬。
但是,生活上讓大夥兒不開心了,每天少做點兒事情,機械窩工一點兒,別說多花三十萬,就算多花三百萬都有可能。
可換做幾個長輩,他們這麼做,也不是沒有原因。
關於最苦的一代人,說法比較多,什麼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都遠遠不如五零後左右的那幾代人。
特別是農村的,他們都是經歷過啃樹皮、吃觀音土、餓死人的饑荒年代。
這幾輩人,就算是到了現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是非常節約。甚至,節約到令人髮指地步的情況,也不是沒有。
說起來,這些老輩也都是在為劉長江著想,可他們考慮問題的方式,就和劉長江他們這些八零後、九零後,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
這也是代溝。
關於生活費標準的事情,劉長江當天晚上也就找到幾個老輩,散了香菸、聊了一會兒,才做通思想工作。
說到來工地兩個多月的事情,確實差不多。
劉長江幾個人來的時候,是二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