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有些愣神。
誰都沒料到,李川會以教訓的語氣質問卞玉京,這也太不解風情了。
你可是位讀書人啊,竟然不懂的憐香惜玉。
就連萬友青都有些愕然,實在是有點意外。
卞玉京小臉漲紅,不服氣道:“國事不靖,乃閹黨禍亂,皇上不能任用賢能之故。”
李川逼問道:“那你說誰是賢能,就這個姓冒的嗎?”
卞玉京一時啞然,不知該如何回答。
冒襄臉色也不好看了,冷冷道:“朝中如溫體仁者,皆為奸賊,無能禍國之輩,皇上任用此等奸邪小人,天下又焉能不亂,如袁公等國之柱石者,卻被小人所害。”
“百無一用是書生,是非全靠一張嘴。”
李川毫不客氣地痛斥道:“國之大事在你們的嘴裡都是邀名射利的工具,究竟怎麼回事你們比誰都清楚,結黨營私,為我朋黨者皆為異端,皆可貶,國家大事在你們的眼裡就像這秦淮河上的女子,美醜是非都由你們說了錯。文人公提倡知行合一,結果到了你們這些偽君子嘴裡就變了味道,你告訴我,什麼是知行合一?”
冒襄大怒,想他堂堂四公子之一,什麼時候被人這麼訓斥過。
不但被訓斥了,而且訓他的還是一個邊秀才都靠不上的商賈。
身為堂堂四公子之一,如何不怒。
冒襄冷冷地道:“知者明理,行者踐也!”
李川道:“你做到知行合一了嗎?”
冒襄昂然答道:“廟堂之上有奸邪當道,在下之才不為朝廷所納,如何踐行。”
李川相當無語,對這些讀書人的無恥又有了新的認識,感慨地道:“能把無恥當成一種堂皇的藉口,這就是四公子的人品。自己做不到,就找藉口找人背鍋,豈不聞荊軻刺秦王而私會樊於期,照你這麼說,難道太子丹不忍殺樊於期,荊軻就不刺秦王了嗎?”
冒襄臉色一變,瞬間變的鐵青,說不出話來。
卞玉京也是微微一怔,透露了一抹深思。
“走吧!”
李川起身,一刻都不想再在這裡呆下去。
萬友青愣了下,連忙推開身邊的女子跟了出去。
心裡暗暗嘆氣,這次的心思算是白費了。
怎麼也沒想到,好好的尋花問柳,竟然生出了這許多波折。
不過萬友青也漸漸意識到,這位李大少爺似乎對國事很是關注,種種跡象表明,這些李大少爺那些有損大明國事的行為了讀書人沒什麼好感。
看來自己要小心點,要想繼續拿到西洋貨,就不能引起這位爺的惡感。
來了趟秦淮河,豔遇沒有,李川反而逾發厭惡這個年代的風氣。.
所以在之後的幾天,他再沒去秦淮河,而是找個藉口支開萬友青那廝,帶著家丁好生遊覽了一番金陵的幾處名勝風光,總算化掉了胸口一口鬱氣。
不想回到莊子,卻意外的發現趙源這太監來了。
“趙公公何以親自來了李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