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寒家裡又不是沒有相關的人才,所以也並不是非他不可。
一個是完全的自己人,一個是有潛在風險的人,是個人都知道怎麼選。
再加上位元組的創業模式和後續發展計劃李寒也都大致清楚,所以除了頭條的相關演算法外,張翼鳴就成了可有可無的角色。
而程式演算法之後找一些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來程式設計就可以了,儘管可能會差一點,但也能隨著時間進行最佳化。
除了在網路程式設計這一塊外,新聞方面也是頭條的重中之重。
不過李寒的表姑李純星就是專門從事這方面工作的,有她幫忙倒不用擔心。
李純星之前是京都報社的主編,後調到電視臺新聞頻道工作,對這方面是門清。
在頭條的新聞架構和相關新聞取樣等方面,李純星也是幫了大忙。
同樣在她的牽頭下,頭條與多個官方媒體達成了戰略合作。
現在頭條已經進行了a輪融資,由李家的投資公司領投,各個官方媒體旗下的公司進行跟投。
在這次注資下,有了官方媒體的背書,頭條可以說是前景一片良好。
而李寒也在頭條的各個板塊上面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除了新聞版塊外,頭條還設立了電影、音樂、遊戲、購物還有趣味資訊等版塊。
另外李寒也提醒了李純堅,一定要在新聞的真實性和相關版權上多加註意。
他可不想走前世頭條的老路,該避的雷還是要避。
不然到時候又是得一陣雞飛狗跳,各種官司不斷。
頭條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後,現在已經發布了第一個版本,使用者數量在各方面扶持下也達到了1000萬餘。
相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進行b輪融資了,業內對頭條也是普遍看好並覺得未來可期。
在李寒提出的相關計劃中,就剩下李純傑負責的影片網站了。
準確的來說是長影片網站。
這裡面的水太深了!
李寒就賺錢而言的話其實是不想涉足這一塊的,但是這方面又對他以後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才不得不捏著鼻子上。
不要覺得奇怪,這是個很正常的現象,要知道前世的那些影片網站到後面就沒有一個不虧錢的。
國內長影片混戰了20年,不管是g了的,還是半路入土的,全部都是輸家。
因為他們全部都陷入了那個怪圈:長影片陷阱!
要知道前世網際網路三巨頭千度阿里鵝廠的bat影片大戰,在10年整整投入了1000億現金,可到最後全部都看不到任何贏面。
他們都想成為國內版的奈非,卻又都找不到出路。
說到奈非可能有人不太清楚,簡單的說它就是長影片網站的巔峰,人們都爭相模仿的存在。
奈非97年成立,初期靠租賃好萊塢的dvd以收會員費為生,靠著無租期無運費無手續費的三無原則進行持續發展。
它以大資料推送進行降維打擊,經過十年發展成為了行業第一,07年會員數更是達到748萬,收入也達到12.05億美刀。
最重要的是奈非準確嗅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的風口,他們知道dvd無法繼續,人們會離開電視和影院來到電腦和手機旁來看影視作品。
後來更是用一部自制劇《紙牌屋》差點顛覆了好萊塢的地位。
這也讓它成為了長影片的代表和縮影。
人們都想要復刻奈非的顛覆者之路,卻又逃不出那個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