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馬的牽頭下,三大股東開了個臨時會議,對之後的股權分配進行了一系列討論。
最終結果是三大股東分別減持2%的股份來讓李家入局,然後再進行操盤從股民手裡拿到剩下的2%。
李家將一共獲得8%的股權,跟absa銀行基本持平,一躍成為第四大股東。
同時鵝廠為了和李家達成更緊密的合作關係,這部分股份將會和三寒傳媒進行相應的置換。
就像之前華納和三寒傳媒的深度合作一樣,當時也是交叉持股了一部分。
在進行了一系列的架構規劃後,李家讓出三寒傳媒的10%的股份來換取鵝廠8%的股權,同時投入了1億美刀來彌補其中的差價。
在這場交易中鵝廠肯定是吃虧的,因為李家拿出來的東西肯定值不了這麼多。
不過話也不能這樣說,丟失一部分的金錢利益來換取更寬廣的前景,其實也不算很虧。
再加上三寒傳媒發展趨勢良好,隨時都可以進行上市,這麼一算其實還是相對公平的。
現在鵝廠還沒有打造之後的泛娛樂帝國,李家也可以根據這部分股份為根基,到時候再進行佈局。
而除了鵝廠之外,李家的投資目標還有一個阿里。
現在的阿里還沒有進行上市,可操作空間比較強一些。
此時阿里已經完成了對啞虎的收購,啞虎在對阿里注資10億美刀後也成為了內部的第一大股東。
手握著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權。
是的,現在的最大股東還不是島國的阮銀。
目前李家對啞虎的股權結構還無法進行撼動,於是就把目標放在了阮銀身上。
阿里透過a輪融資和b輪融資在阮銀手裡獲得了8000萬美刀的投入。
正是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程度,跟第一股東啞虎比不上,又比其他的股東要多一些。
這個階段是最好下手的時候。
於是李純堅找到了老馬進行了一次密談。
透過這次密談李純堅也知道了老馬的一些想法。
阿里現在完全有潛力成為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老馬對此也是充滿了野心。
但是對於公司內部的股份構成,他同樣擔心不已。
不僅外資牢牢掌控著大部分股權,還對管理層的一部分決策產生了影響。
說實話老馬有些後悔,當初要不是逼不得已他才不會進行這些融資。
以前的良藥變成了現在的毒藥,這些股東對他的制肘太大了。
而李純堅的到來讓他看到了事情的轉機。
不僅是李寒看不慣阮銀對阿里的控股,就連老馬自己對這個結果也是不希望看到的。
阮銀的野心太大了!
現在雖然只是對阿里持股了一部分,但從各方面表現來看,阮銀的想法絕不僅限於此。
它想要的更多!
任由這麼發展下去絕對會對阿里的管理層造成巨大的衝擊。
這時候李家的入場讓老馬看到了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作為本土勢力,肯定是不希望自己國家的網際網路巨頭由外資控股的。
這也跟老馬的想法也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