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開學之後,李寒又進行了跳級考試,現在的他已經是高三的一份子了。
所以除了進行高考衝刺的準備,藝考也得提上日程了。
不過還好,在時間上雖然錯過了全國藝考,但是校考的時間還沒錯過。
而在校考的目標上,李寒選擇的是中戲和北電兩所高校。
因為家裡兩位長輩是中音和京舞的教授,從小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後這兩方面要是想學,直接跑去找叔叔阿姨就是了。
中戲和北電就不一樣了,除了表演方面系統的教學外,還有一個龐大的人脈關係網。
去那裡的話李寒能得到的好處要多得多。
不過在陳永芬的建議下,李寒還是多報考了一箇中音。
為了避免馬失前蹄和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到時候李寒的叔叔也能幫忙兜下底。
在李寒為了考試準備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另一邊麥麥和梓楓也是在準備著拍攝。
這次她們拍的是一部電影,名字叫做《快把我哥帶走》。
好吧,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她們倆又湊到了一起拍這部戲,同時男主還是那個人,彭彭。
關於女一女二的人員其實大家都挺糾結的,因為之前梓楓妹妹在《小別離》中已經演了主要角色了。
按理說這次該輪到麥麥了,不過有些話不是這麼說的。
陳永芬只能讓她們倆自己決定。
於是在一場慘烈的石頭剪刀布中,還是由我們的梓楓妹妹勝出。
這不得不感慨某些東西的自動修復程度,只要你把它交給虛無縹緲的運氣的話。
似乎一切就變得不好說了起來。
不過女二就女二吧,只是少了一些戲份罷了。
之後再從其他的資源上彌補給麥麥就好。
這一點陳永芬還是分得清的,畢竟作為長輩,還是得公平一點。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誰都清楚,她可不想去當那個壞人。
只不過到了以後,李寒會怎麼決定就不是她能左右的了。
她只在兒子成年前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
而李寒這段時間精力基本都是放在藝考的上面。
高考的話其實李寒很早就開始“五年模擬”了,因為前世的知識他也沒忘記,所以只是在之前的基礎上再下一番功夫就行。
幾年前他因為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就一直在默默的刷題。
從高一刷到高三,幾年下來基礎也是非常的夯實了。
到時候只要保持好狀態,放鬆一點,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當然對於成績一直優秀的李寒,學校也不是沒有給過他保送的機會,只不過都被他拒絕了。
李寒的高中在京城也是屬於重點學校了,保送名額的學校也都是不錯的名校,985和211之列的不在少數。
只是他現在的心思只在演藝圈上面,學校對這方面接觸瞭解的不多,所以也提供不了多大的幫助。
李寒也就自然的不再在意了。
藝考的校考一般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初試,二試和三試。
初試很簡單,只要在3分鐘內朗讀完一篇自選的詩歌就行。
二試分為朗誦和表演,朗誦自選小說或散文節一篇,和來一段即興表演。
三試的話分為四個部分,聲樂,形體,朗誦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