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不臺領命後,率五千蒙古正白旗戰兵,一萬蒼頭,共一萬五千眾繞過沙州,極速向瓜州奔去。
在速不臺走後,申時二刻,沙州城三面已經全部失守,近萬回鶻士兵歡呼的吶喊下,爭先恐後向著沙州城魚貫而入。
城內的夏軍在傷亡六百多人後,全軍已經不足兩千四百人。
沒羅埋佈眼見無望堅守城牆,逐下令夏軍各自分散撤退,依借城內複雜的地形以及街道房屋等與回鶻軍打巷戰!
回鶻兵則人多勢眾,從城牆邊緣開始,包圍分割落單殘餘的夏軍士兵。
狹小的巷道內,雙方冷箭橫飛,短兵相接,一時間兩軍陷入僵持狀態。
申時六刻,眼見夏軍盤踞勾欄瓦肆之間與回鶻軍寸土必爭,遊而鬥之,甚至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
回鶻大汗完顏巴爾術不在想付出無謂的傷亡,在徵得完顏綱同意後,隨即下今於城內放火,用火攻的方式將夏軍逼出來。
果然,回鶻士兵於城內四周點燃各種建築後,大火遇木則燃,火借風勢,如同火龍般向著城內四處蔓延吞噬!
雄雄大火將一眾躲避在房屋內的夏軍瞬間燃燒殆盡,慘叫聲不斷在周圍響起,滾滾狼煙遮天蔽日!
就連城外觀戰討論的八旗士兵都能在間隔數里之地,感受到城內那熾熱的溫度。
大火燒過,原地留下一片狼藉,黑白色的廢墟間總能聞到一股燒焦了的烤肉味。
沒羅埋佈打算依借複雜的地形,以及百姓民眾的汪洋之戰來抵擋回鶻兵的願望到底是沒能實現。
因為不管進攻的回鶻兵還是城外觀戰的金軍,他們都不是愛民如子,或寧可睡大街也不動敵方百姓一針一線的好軍隊。
金國的軍隊不要說是異國作戰了,就是在本國作戰,那也是從無顧忌,殺人如麻的純粹暴力機構。
金軍如野獸一般的嗜血作風,那都是延續百年的老傳統了,就是完顏璟都改變不了金軍這種殘暴的習慣。
完顏璟這些年來費盡氣力,就頂多做到讓金軍在不打仗在本國駐紮時不擾民,不欺壓民眾,與民間做到相安無事而已。
可一旦金軍外出打仗,那就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完顏璟也沒法控制。
就這,已經是完顏璟多年來對軍隊嚴刑峻法的努力了,再想期望金軍軍紀有多好,那完全是痴人說夢了。
幾千年來,不分外族王朝還是中原王朝,都曾頒佈過禁止軍隊劫掠欺壓民眾的律法軍規,可有用嗎?
根本沒用!
完顏雍在世時曾多次因為女真將領不小心踩踏了幾株民田幼苗,進而連改過的機會都不給,直接將涉事將領誅殺!
哪怕完顏雍如此苛刻嚴厲,卻依舊改變不了金軍殘暴的作風。
連完顏雍這種嚴於律己,嚴以待人的皇帝都無法改變這種軍隊風氣,那麼其他人就更不可能了。
起碼完顏璟自認自己是不如完顏雍的。
完顏雍那種與雍正相似的艱苦作風,也是他被稱為北國小堯舜的原因。
歷代以來明知制止不住軍隊殘暴,而卻依舊頒佈嚴令禁止的原因,不是真為了禁止軍隊劫掠,而是為了教而誅之。
任何律法講究一個不得不教而誅,不能師出無名。
當沒有這條律法時,皇帝想要收拾犯錯的軍隊時連個治罪的名義都沒有。
所以歷朝歷代頒佈禁止軍隊劫掠的律法就是為了在想追究的時候,能有個師出有名的罪名。
我都提前告訴你了不能這麼做,你卻非要這麼做,將我都話當成耳邊風,那我治你罪的時候你也就別怨天尤人了。
轉述回來,當金軍根本沒有負擔,將敵國百姓不當一會事的時候,那麼所謂百姓的戰爭、打巷戰,對金軍來說就是毫無作用的。
不分軍民,一把火燒過去,在華夏以草木為建築的時代,什麼巷戰,什麼汪洋都得葬身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