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漠南蒙古跟建奴戰鬥。
虎大威對此有些意動。
可想起了巡撫吳甡,想起了是他提拔了自己,否則,也到不了這個位置。
這還剛剛上任就棄巡撫而去。
虎大威比較忠誠,他幹不出這樣的事。
“大人,恐怕末將要辜負大人的美意,末將受巡撫所託鎮守此處……”
虎大威表達了遺憾的意思。
他不能去漠南蒙古。
趙陽沒有繼續招攬,表示沒有關係,還跟他暢聊了一會。
隨後告辭離去。
不過,趙陽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想到了一個主意。
那就是借用虎大威和晉商之間的關係。
在後面推波助瀾,引爆雙方的矛盾,讓他們水火不容。
原先的山西總兵王忠,他是晉商的人,那麼晉商的貨物透過寧武關,那就是一句話。
現在不一樣了,虎大威出任總兵,掌控著寧武關。
讓晉商他們如鯁在喉。
他們肯定想讓總兵變成自己人,還是控制在自己一方比較好。
晉商迫切需要將虎大威換掉。
只是現在時機不好,他們不得不蟄伏,可雙方的矛盾還在那裡。
尤其是虎大威的態度。
對晉商的貨物來說,就是一個大的隱患。
他們隨時擔心貨物被查,然後順藤摸瓜,查到他們那邊就比較麻煩。
趙陽想通其中的關鍵。
他已經有了計劃。
一是派出情報人員,讓夜梟和夜鶯盯著晉商貨物,看到進了寧武關,就向虎大威舉報。
二是在晉商那邊做文章。
不斷地對他們進行拱火,讓他們更加忌恨虎大威。
這樣雙管齊下,晉商絕對忍不了,要展開報復。
發展到這個程度,趙陽不會停止動作,同樣還會煽風點火。
虎大威原先是塞外降卒。
他就會在這方面做文章。
偽造各種叛亂的罪名,悄悄交給晉商那邊,讓他們出手,對虎大威發起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