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天災層出不窮,百姓抵擋不住那最後的稻草,要麼成為流民,苟活下去。
要麼揭竿而起,反了這個天下。
最後,趙陽問道:“如是,你說讓冒家這樣的大族,將田地還給百姓。
他們可否願意?”
柳如是聽了這些話,震撼不已。
她跟那些士子在一起,往往帶著滿腔的熱忱,確實曾關心黎明百姓。
可她沒有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
如今一聽老爺的論調,就將她的社會觀顛覆。
柳如是緩緩地說道:“不會!”
趙陽很滿意她的反應,這柳如是還是很純粹。
“對啊,只要土地的問題不解決,百姓境況就不會改變。
大明的國運也就不會改變。
民富則國強,如果自己的百姓大多困苦無依,那這個王朝也該走向終點。”
柳如是冒出了驚駭的目光。
“老爺,你想造反,想當張獻忠?”
崇禎八年,張獻忠攻破了中都鳳陽,殲滅了兩萬多官軍。
並且當眾處死鳳陽知府顏容暄。
隨後,他將富戶殺得一乾二淨,將糧食分給百姓,還掘了皇帝的祖墳。
接下來揮師南下,攻克廬州、安慶、滁州……一直打到了江蘇儀徵。
那時候,江浙一帶風聲鶴唳,生怕農民軍圍城。
所以張獻忠在這邊的名聲很大。
趙陽搖了搖頭。
“張獻忠這樣的殺戮成不了氣候,長久不了。
再說造反,那朱元璋不也是農民出身,他的江山也是造反而來。”
趙陽說的是那個道理。
只是與柳如是的觀念形成了很大的衝擊。
讓她一時不知道如何接受。
想了一下,趙陽壓低了聲音。
“如是,江南這一塊相對富足,流民很少,百姓還能活得下去。
可你知道,河南那裡,陝西那裡,又是怎麼樣的景象嗎……”
趙陽輕輕地講了他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