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講過,運輸九鼎之線路,從上清觀到襲芳園,是一段下坡,長度約30丈,也就是90米左右。坡度大約有十來度這樣。
這要是後世有吊車有汽車,這就不是什麼問題。不過這當時,這就是個大問題。
武炎之他們的解決方案,是把九鼎從軌道車之上放到平板車上,這平板車上也有輪子,那輪子嵌在石板的凹槽裡面。
然後使用神仙葫蘆進行拖拽,至上坡的邊緣,將其從斜坡上推下去。因為那斜坡的石板之上,也有二十厘米深的直直的凹槽,那輪子就會卡在裡面順著凹槽往下滑下去。
那斜坡的底部,那凹槽裡面會放細沙,速度會逐漸變慢。
這裡面就有個問題,如何從軌道之上,將如此重的銅鼎放到平板車上。反之也一樣,如何從平板車上,將其放到軌道之上。
其實這比較好辦,前面說過,古代有神仙葫蘆。而武炎之採用的是臨時分段軌道,所以很容易調節高低。只要將兩個平板車的高度調整到一樣高,很容易進行拖拽。
將九鼎運到到明堂附近之後,這裡設計了一段長坡,利用長坡將九鼎上升到事先搭好的臺子上。
由於是從下往上,就使用四個巨大的鋼製神仙葫蘆配合鐵鏈,將其提升到平臺之上,如此運輸工作就完成。
從以上可以看出,那神仙葫蘆和軌道是極其重要的工具。
另外,還有一樣重要的輔助工具,就是武炎之發明的油壓千斤頂。
這東西的原理不用細說,製作並不複雜。就是那機械千斤頂,其實也非常簡單,古人缺少的,有些時候是一個思路而已。幾個月之前,尚方監的能工巧匠,根據武炎之的圖樣和反覆講解,已經將其製造出來。
他們可是大周最好的工匠,動手能力首屈一指,而且是舉國之力,這很輕易就完成。因為製造千斤頂比製造時鐘要簡單得多。
……
第一個鼎最大,總共花了 10個小時,再安放好。由於這東西是同時運輸,在第一個鼎運到之時,第2、3鼎已經運到。
這兩個鼎加起來,11萬斤左右,有一隻小鼎,不到大鼎的一半,運輸起來方便的多。
到了下午六點鐘,4、5、6、7號鼎,都已經運到,只是安裝很麻煩。
由於宮禁很嚴,到了黃昏必須關閉宮門,所以這剩下的幾個鼎,只有明日再安放了。
武炎之把明日需要做的工作,簡單的給他們安排了下。
第二天,他依舊很早進宮,開始組織安放九鼎。
至第二天下午,順利安放完成。
那九鼎可不是隨意安放的,而是按照各州的方位進行擺放。
由於時間緊迫,架子還未拆,就又到了黃昏。
第三日,才又組織人將所有的架子、安裝九鼎的坡道等設施全部拆去。那將作監已經組織民工、匠人,對破壞的部分植被、道路進行恢復。這也是運輸九鼎必然產生的後果。
看著擺放整齊的九鼎,武炎之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這也太不容易了!要是沒有自己發明的軌道運輸,那七八萬人運輸九鼎的場面,不知道是何等的壯觀。不過自己也不希望看到那樣的場面。
“諸位立了大功,聖上說了,對所有參與者,晚上賞賜酒食,宮門晚一個時辰關閉。諸位將軍、長官一定安排好。”武炎之笑道。
“多謝聖上賞賜。”
……
上午,含元殿。
“陛下,九鼎已經安放完畢,後日即可按照原定計劃舉行祭祀大典!”武炎之彙報道。
武則天點點頭,面帶微笑:“我知道了!王相公,慶典儀式準備得如何?”她把頭轉向內史王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