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夜幕合圍。四面的煙氣緩緩散開,籠罩在遠處的叢林間,像一層暗紫色的紗衣。
山野間的景緻,顯得有些荒涼。
“自打出了長安城,你的行為,就變得讓人費解,難以猜測,”斟酌著措辭,觀音打量著三藏,
“能否告訴貧僧,你心中真實所想,到底想要做什麼?”置身在山野間的黑暗與光明之間,臉色陰晴不定。
“取經是三藏最看重的事,從來不曾改變過。”三藏微微抬頭,正視半空中的觀音菩薩,
“正因為看重,所以格外慎重。在菩薩看來,三藏所為,是錯了嗎?”這……菩薩猶豫了一下。
西遊這件事,在靈山也是高層才知曉的秘密。要說三藏師徒五人事先知道了內幕,刻意不按靈山的排布來走,這也是說不通的事。
偏偏三藏等人的反應,卻每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讓靈山高層,屢屢產生事態脫出控制的感覺,甚至開始看不清西遊的最終走向。
那麼問題來了:西遊是佛祖安排的,取經人是觀音菩薩挑選的,現在取經人不聽靈山的了,那這樣的西遊,還是靈山想要看到的西遊嗎?
往嚴重一點說,到最後會不會止步於大雷音寺,取的是不是大藏經,對佛教東傳到底會起到怎樣的作用,都成了一件含糊的事。
別是真像龍樹說的那樣,到最後去了西天,取回了《空明藏》,那笑話可就大了。
觀音甚至感覺有點荒唐,貧僧這跑前跑後的,到底在忙活個啥?今天這次會晤,她是奉瞭如來的法旨,務必要確認三藏的態度和用心,以作為靈山下一步決策的重要依據。
無論如何,今天都要套出三藏的真實想法。但是三藏的話,讓菩薩陷入了兩難。
她若說三藏錯了,那就說明靈山自有正確答案,凡事都是安排好的,西行團隊只是傀儡根本沒有自主決策權。
雖然這明明就是事實,但話卻不能這麼說。思量片刻,觀音委婉地答道,
“起心動念,若都在佛法之中,自然是不會錯的。”這話說了等於沒說。
但三藏卻點了點頭,
“貧僧也是這麼想。面對人參果的誘惑,我師徒不曾動心。鎮元子的算計也被悟空一眼識破,單從心性方面而論,貧僧自覺已經過關了。”
“但人參果樹最後還是死了!”龍樹菩薩笑眯眯地插話,
“讓佛祖的計劃全盤落空,這你還敢說自己沒做錯?可知你此舉,早把靈山的人都得罪光了!”你!
觀音菩薩微微皺眉,轉向龍樹菩薩。還有這根攪屎棍在這裡,虎視眈眈地準備拉攏三藏。
真不知道佛祖怎麼想的,就這還不出手攔住龍樹菩薩,就放著他搗亂是為哪般?
左思右想,觀音忽然覺得,自己這趟差事真是……太難了!
“人參果樹之事非三藏所為,非要說的話,只能說是天意使然。難道菩薩非要看到我們師徒犯錯,才覺得是正確的西遊?”
“善哉!”三藏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聽得菩薩一陣無語。沒奈何只能低誦佛號,藉機梳理紛亂的心緒。
“西行路上,一切考驗都是既定的安排,”左思右想,菩薩心一橫,也不藏著掖著了,那樣只會讓她更加被動,還不如單刀直入直奔主題,
“你若想取佛祖的經,就要接受佛祖的考驗。”
“考驗是不假,但就只有唯一正確答案嗎?”三藏緊繃著臉,一絲不苟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