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的大片天際上出現了一條綠色的綢帶,它正在緩慢的飄動著,形狀在逐漸變換。
翠綠色的光芒在漆黑夜空中很明顯,它時而呈曲線狀從一側慢慢下墜,移動途徑留下一條淡綠色的印記,時而又凝聚在一起好似在快速旋轉,呈螺旋狀又形成一個漩渦。
“那是什麼啊?怎麼這麼漂亮?”段雪蓉抬頭凝視,清澈的眸子裡映像著綠色光圈。
“哇~!”靈靈也瞪著黑漆漆的靈眸,驚歎道,“這個好漂亮啊,天上在著火嗎?”
此景非常罕見,就算是刻意到特定地點跟特定時間,都未必能夠見得到。
蕭凌風同樣也無比震撼,“這是北極光,一種特殊的景象,本質上來說,極光是太陽風暴吹過來的帶電粒子與地球高空大氣中的原子與分子在地球大氣層最上層(距離地面100200公里處的高空運作激發的光學現象。”
“極光的形成有三大個重要過程:太陽風產生的帶電粒子、地球磁場把帶電粒子吸引到南北極、與大氣成分運作激發。所謂“太陽風”,是太陽對宇宙不斷放射的一種能量,它是由電子與質子所組成。由於太陽的激烈活動,放射出無數的帶電微粒。”
“當帶電微粒流射向地球進入地球磁場的作用範圍時,受地球磁場的影響,便沿著地球磁力線高速進入到南北磁極附近的高層大氣中,與氧原子、氮分子等質點碰撞,因而產生了“電磁風暴”和“可見光”的現象,就成了眾所矚目的“極光”。”
直播間裡的彈幕也在瘋狂的跳動著......
“我去,竟然是北極光,我以前特地跑到拉普蘭北部呆了一個星期都沒見到北極光,風哥在蒙古竟然就見到了?”
“這太不合理了吧,蒙古見到北極光的機率極低,而且現在正是夏季,北極光並不活躍的,應該在冬季北極光出現的機率會大一些。”
“剛才你也說了,機率嗎,萬分之一的機率一旦趕上了,那就是100%了......”
“好想去蒙古看北極光啊,自己直接看跟隔著電視看,明顯是兩回事。”
長久以來極光的神秘一直是人們汲汲想要了解與探索的,在上世紀,人們利用照相機,攝影機及衛星,才能清楚的看到及瞭解到太陽能流與地球磁場碰撞產生的放電現象,它是一束束電子光河,在離地球60英里的天空,釋放出一百萬兆瓦的光芒。
但在無科學的時代,人們只有發揮無窮的想象力,來敘述這奇妙的大自然景色,因而有了許多古老相傳的神秘傳說。
北極光名稱的由來,是科學家卡森迪在反覆考慮下,把這種現象稱為“歐若”,她是古羅馬神話裡的織架女神,代表旭日東昇前的黎明。
北極光,按原理在北極圈內全年晴朗的夜晚都可以觀賞到,而在冬天的夜空常出現。這一自然奇觀的成因雖然至今仍沒有定論,但千百年來卻吸引無數人仰望蒼穹。
北極光浩瀚、神秘,令人望而生嘆,頓感人生渺小,宇宙無限。要清楚觀賞北極光,選址應避開城市燈光騷擾。
在拉普蘭野外紮營,可以圍著暖暖的篝火,一邊吃茶點一邊欣賞北極光。因為需要在野外長時間的守候等待,足夠的防寒衣物必不可少。
拉普蘭北部見到北極光的機率高,約為75%。
這等美景竟然被來蒙古直播的蕭凌風見到了,直播間的彈幕一直沒停過,持續了5分鐘,還在連續蹦跳著。
蕭凌風等人坐在火堆前,抬頭望著如夢似幻的神秘綠色光芒,他們一刻都未停止觀看,因為這種景象實在是少見,或許一生只能見到一次。
綠光在慢慢消散,北極光逐漸從夜空中消失,不留一絲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