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女兒回家,爸爸“不見”
董君:你上個週末去哪兒玩來?
瑾瑜:週六去看長風沙,週日去了焚煙亭。
董君:焚煙亭好久沒有去過了,長江水位是否又下降了?
瑾瑜:感覺水位淺了不少,週末去玩的人很多。
董君:雨神是否睡著了,啥時才會下雨呀?這麼幹下去,,何時是盡頭。
瑾瑜:極端天氣頻發,不缺雨的猛下,急需雨的狂旱。
董君:某些國家和地區,人們過度的消費,碳排放日益增多,溫室效應加劇了。平衡被打破,惡劣的天氣,無人能倖免。低碳減排,刻不容緩。
瑾瑜:是該反思生活方式了。減少浪費,垃圾分類,隨手關燈,節約資源,包裝從簡,都是善舉。
董君:我們綠色出行,也是不錯選擇。
瑾瑜:是呀。下班時間到了,我要去徒步了。你還等一會嗎?
董君:等一會哪成,三天後回家。
瑾瑜:這是為啥呀?不能走極端呀。
董君:我女兒從上海回來了。宅家三天隔離,三天後返滬。
瑾瑜:那就更應該回家呀?
董君:不行啊。上海是沒事了,就怕在途中,人來車往的,萬一中招了,影響就大了。疫 情多點散發,防控形勢嚴峻,不能掉以輕心。
瑾瑜:不會那麼巧吧?
董君:還是穩妥些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能因為我一人,影響到全校師生。
瑾瑜:說的也有道理。但是,孩子難得回家一次,你卻“躲著”不見,好像不合情理呀。
董君:女兒上個月回家過一次。下次再見也行啊。
瑾瑜:那三天不回家,你住校習慣嗎?
董君:應該能行的,就當次出行,安全第一嘛。
瑾瑜:你想得很周全。
董君: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全校師生考慮。
瑾瑜:你做得對。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心中要時刻想著大家。
董君:這就是制度的優越性。人不能太自私自利。
瑾瑜:你是好樣的,我為你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