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叩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還是在聽潮閣,大明使臣週六一向皇帝叩頭。
週六一找到了機會覲見皇帝,皇帝由皇太子與戴維先生、陳子龍陪同,而週六一還帶了另外的兩名使臣一起見皇帝。
儘管南華朝不用跪叩,但週六一絲毫不敢失禮。
皇帝著他們平身,看著週六一的上書,乃是請他回國,北巡大明!
大明近年來經濟發展漸慢,朝爭漸熾,之前的大明文官故態復萌,又來黨爭,而皇帝朱和坪不能決,文官內鬥,加上勳貴、軍方與TJ的勢力扯皮,只怕晚明的情況重現。
皇帝不禁皺眉道:“堵胤錫也搞不定朝政嗎?”
他問的是大明首輔堵胤錫,其人曾在南華朝任過職,受過教育,在大明執政應該能把南華朝治國精華傳承過去。
“回陛下的話!”週六一牙一咬,說道:“堵閣老有才華,但君子可欺之以方!”
他說出一些人的手段來,那就是不斷地攻汙朝政,把存在的一些問題無限地放大,並且還利用一些祖宗家法、天人感應來反對堵胤錫。
前明當官爽啊,動動嘴皮子就行了,新明當官不容易,有種種考核指標,由作威作福的官員變成了服務民眾,討好民眾,官員們當然想回到前明那種輕鬆的狀態,不要做得那麼辛苦和丟臉!
週六一說道:“臣要向陛下認錯,是臣錯了!”
皇帝奇道:“卿家何錯之有?”
週六一坦白,原來是大明朝不該去了次輔楊天生!
楊天生乃皇帝泰山,是不折不扣的老海賊,皇帝不敢在南華朝用他,怕他將來成了楊堅第二,但人才難得,遂將他派回了大明朝內閣任閣老。
大明官員入閣,至少得進士出身,可想而知,這等於在鯰魚效應,激發了大明官員的緊張與競爭,而且楊天生後臺硬,敢說話,能做事,有他在,至少官員們不敢過分。
話說回來,他在大明內閣不待見,週六一是正牌進士出身,內心也看不起他這個老海賊。
後來楊天生心生退意時,週六一也沒積極參與挽回,甚至於讓楊天生早走。
現在才知道,楊天生在,促進了大明朝事務與觀念的推進,敲打那些因循守舊的官員,作用很大。
悔之晚矣,楊天生跑到了北美洲經營得風生水起,才不想回南京趟熱鬧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