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
這座義大利悠久歷史乃至於西方文明中最輝煌的一顆明珠,被古羅馬詩人稱呼為“永恆之城”的西方教聖地,即將迎來了不再永恆的時刻!
南華帝國艦隊的巡防艦和龍舟船沿臺伯河逆流而上,而在岸邊,二萬步兵和三千海軍陸戰隊浩浩蕩蕩沿河前進,一路高唱軍歌,士氣旺盛。
海軍陸戰隊是隨戴維先生而來,二萬步兵則是透過了海運運來,為了打下羅馬,南華帝國不惜動用了大批的運輸艦把步兵運來。
由於制海權掌握在南華軍手裡,二萬步兵齊裝滿員地在海岸登陸沿臺伯河前進。
戰前動員讓官兵們都知道羅馬城的重要性,打下它,就等於撕掉了白皮的遮羞布,重創他們的心靈!
臺伯河,源出亞平寧山脈富默奧洛山西坡,向南穿過一系列山峽和寬谷,流經羅馬,於奧斯蒂亞附近注入地中海。
因此入侵者可以利用其水運之利,直薄羅馬!
訊息不斷地向著羅馬傳來,讓羅馬人十分驚惶,此時羅馬城歸由西班牙人管轄,總督唐·範德蘭連忙在市政廳召集羅馬城有頭有臉的人物與軍隊指揮官開會商議對策。
大航海時代,西班牙人獲得了海量的白銀,他們就大肆對外侵略,獲得了意呆利的大量地盤,羅馬城也是其中之一。
這也成為西班牙衰敗的原因之一,攤子鋪得太大,耗費了大量的力量,最終落得個慘淡的下場,在羅馬只有二千正規軍和三千民壯保衛它,武器並不先進,火炮也很少。
由於南華帝國的進攻,西班牙不得不收縮力量,海外飛地的力量縮回本國,以致於羅馬的城防虛弱。
現在是公元十七世紀,歐洲沒有統一的意呆利國家,其地區的統治呈碎片化,分裂成許多王國、公國、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領地,換言之沒有強大的國防軍。
應付強敵,有時可以組建意呆利的聯軍,必須找準敵人的主攻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否則沒有足夠的軍資長期支援。
聯軍是指望不上,市政廳內的白皮們無不憂心如焚。
這座“永恆之城”,難道又要遭遇新一輪的蹂躪了嗎?
千百年以來,羅馬城被征服了多次,好不容易在進入新千年以後得到了較長時間的和平,沒想到東方的異教徒來了,他們不會放過羅馬的!
中國人在歐洲的名聲並不好,他們太貪財,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讓白皮們無比痛恨。
然而組織抵抗,只怕又打不過,據斥侯兵急報,趕來的東方異教徒軍隊實力雄厚,羅馬守軍根本不可能是對手!
一直以來都有攻打羅馬的傳聞,如今訊息落實,白皮們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有人說出贖城費,但羅馬這樣的城市,多少才夠?
出一百萬銀元不僅僅是對中國人的羞辱,更是對羅馬這面金字招牌的羞辱。
那麼一千萬銀元?二千萬銀元?砸鍋賣錢能有多少錢,又有誰肯出錢!
也有的人說要組織援軍,也確實有數千人趕來,但更多的人是接到求援信後按兵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