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他能不斷地給大夥兒帶來好處,大大的好處,因此大夥兒對這樣的運財星,自然要給面子。
聽著他們的言笑不忌,另一個伴駕大臣在旁邊聽得,對戴維先生受君殊恩真是羨慕不已,但他自知有自己的路,也不必過於羨慕那個洋鬼子。
因為他是于成龍!
于成龍,公元1617年出生,字北溟,號于山,山西永寧州人,在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于成龍參加鄉試,因目睹考場舞弊,怒而在考卷上痛陳時弊,勉強中副榜貢生,不仕。
新明後,于成龍出仕,先後歷任羅城知縣、合州同知、黃州知府、武昌知府、福建布政使等職,都在地方打滾,政績顯著。
要知道,福建乃龍興之地,任職福建就登上了升官的快車道。
很快地,他出任蘇州巡撫,任內一清似水,深受朝廷看中。
所謂蘇杭熟,天下足,蘇州的絲綢乃是新明出口大戶,肥水很多,于成龍則只領官俸,分文不取,如此被朝廷重用,從地方任上晉京,出任戶部侍郎,旋提拔為工部尚書。
兩中華有官員交流機制,于成龍入了名單,被顏常武點中,就飄洋過海地到南華帝國當了建設部部長,再就是成為了顏常武西征的伴駕大臣。
做伴駕大臣不是弄臣,而是要學***的為政之道,將來有機會回到新明,結合實際情況,把皇帝的為政之道施行,可以說,只要于成龍不犯傻,將來新明入閣是槓槓的!
他到達南華後,更加系統地學習了皇帝的治國理論,真正見識到南華帝國的繁榮昌盛,國強民富,經濟發達,他對皇帝的治國所取得的成感慨不已,
如今再看到海上戰列艦的雄威,讓他深感震撼!
之前他隨艦隊出動,只感覺到軍隊的威武,現在則深入體會皇帝所受的愛戴,他看到了迎駕的官兵們不顧汗流浹背,烈日下軍姿筆挺向皇帝行軍禮,威武壯觀!
于成龍是文人出身,對中國歷史非常熟悉,對比今昔,深有感觸。
皇帝戰必勝,攻必克,氣吞萬里如虎,吞併無數疆土與海域,硬生生地打出了一個“日不落帝國”,他的豐功偉績,超越了自古以來的任何一個帝王,他的偉業永遠鐫刻在史冊上!
于成龍曾聽聞“三個不相信”即“在皇帝率領的帝國官兵們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他以前不相信,現在他信了!
“我面前站的是一個聖人!”于成龍斷言道,他徹底地成為了皇帝的小迷弟,將來他會把皇帝的為政之道施行於新明而不會偏離。
皇帝英明神武,富有感染力,在他身邊工作過的大臣,全成了他的擁躉,對他是無比地愛戴!
感受到于成龍的眼光,顏常武親熱地喊著他的號道:“于山,你對這次我軍戰列艦編隊避戰覺得應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