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勢不妙,迪亞茲·馬里亞諾將軍下令全軍撤退。
如今南華軍軍勢雄壯,奧地利人心膽俱喪,不敢交戰,竟是慫了。
好死不如賴活,死戰會有美名,但必死無疑。
逃跑可能逃不掉,但起碼有機會。
南華軍沒有花很大力氣攻城,損失不大,與白皮仇恨不深,因此圍城是圍三闕一,留下一路供白皮逃跑,只要白皮能夠逃得掉的話。
對突圍的部隊來說,最危險,最困難的時刻並不是他們突破包圍的過程,而是他們突破敵人防線,生路就在眼前的時候。因為這時整支軍隊只想著逃走,已完全喪失了鬥志。
南華軍只要不斷地在逃兵們的側翼和尾翼發動攻擊,就可以把他們的部隊消滅在逃跑過程中,事半功倍。
現在就是這個樣子,當奧地利人逃跑時,南華軍的騎兵與克里米亞弓騎兵展開了對奧地利人的側擊與背刺。
耗子尾汁!
迪亞茲·馬里亞諾將軍驚呼道:“他們太過分了!”
是的,相當過分,追來的騎兵根本沒有武德,他們只會遠狙,近戰時就是亂箭射出,只有奧地利人潰逃時才會揮刀子上前。
他們很有耐心,不會硬碰硬,只會不停地給奧地利人放血。
要是奧地利人多,一窩蜂地逃跑或者聚眾來攻時,那麼騎兵就丟出炸彈!
炸彈不怕人多,炸得白皮們慘嚎不斷,死傷極大,一路都留下屍體,還有成群結隊的俘虜!
一旦時機成熟,騎兵就一擁而上,對白皮們發起猛攻,打得白皮們應接不暇,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
很多人陷入了宗教狂熱中,向上帝祈禱!
待到他們退到帝都維也納一線時,出逃的二萬五千人只餘七千人,可見其戰鬥的慘烈!
何止是託託巴尼約城失守,奧地利邊境的諸多要塞、堡壘,在南華軍的猛攻下全都失守,即使是那些雙層城牆的大城,也抵擋不住“雷神之錘”的轟擊,紛紛崩坍,然後失守。
從邊境到維也納的道路上,都是倉皇失措的潰軍與平民。
倒不是說中國人會大殺開戒,濫殺無辜。
而是中國人對人口十分感興趣,相反中國人會小心地保護人口,他們捉到俘虜,男的當勞工,女的醜的亦當勞工,年輕漂亮的則躺贏。
再不能回到家鄉,所以必須逃跑。
奧地利人心惶惶,競相逃命,能逃的都逃了,不能逃的只好等待著可怕的命運。
……
維也納,美泉宮。
這是一座並不奢華的狩獵皇宮,周圍是山崗,有大片的樹林與草原,還有河流與水塘,飛禽走獸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