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倉庫屯積了海量的物資,為了保護港口,還大力修繕炮臺。
中國人把原來的炮臺變成了立體式防禦體系,包括壕溝、護牆,還有槍炮部署好,密密麻麻,交叉互疊,以前南華軍百餘人利用火槍遠狙輕易破掉炮臺的事情不會重演。
在炮臺邊建立了一條水泥道路,中間是斜坡,兩邊是階梯,很快地,斜坡道路是怎麼個回事就讓人明白了。
壯牛與大漢,齊心協力,拖動巨炮上坡。
“雷神之錘”到貨,兩門!
超級大炮口徑超過0.8米,長度超過5米,重量20噸,可以發射重達700公斤的炮彈,足以一發入魂,摧毀一艘戰列艦!
這在當時屬於最可怕的武器,是不折不扣的國之重器!
全部用青銅製造,而青銅就是錢,古代一枚銅錢是3克重,20噸青銅足以鑄6666666枚銅錢,是不小的數目。
南華帝國要不是有了土澳大陸,也做不到象現在這麼壕!
地球人都知道土澳是坐在礦車上的存在,其銅礦資源豐富,名列世界前茅,南華帝國派人長年累月地派人在土澳尋礦,找到銅礦,提煉出精銅,然後加以鑄造成大炮,對於其他國家要耗盡國力才能夠製造出來的超級大炮,在南華帝國不成問題。
超級大炮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部署到各地。
馬耳他島初下不久,“雷神之錘”迅速部署到位,表明南華帝國的製造力充裕,早就造好了大炮備用。
除了“雷神之錘”,還有其餘的重炮,亦即是突破了32磅炮的更大的炮,總共有16門的100磅大炮,讓馬耳他島固若金湯。
隨大炮進駐的有二千新移民,由老總程玉親自簽署了入籍證明,他們成為了帝國馬耳他島的首批居民。
對於移民,帝國還是有獠牙的。
在家鄉呆得舒舒服服,幹嘛要離開家鄉到外地移民呢?
因此帝國頒佈了一部《移民法》,又叫做《宅地法》,上面明文規定,新移民在新徵服的土地上擁有五十畝到一百畝田地,可傳之子孫,並且對於女子,還有五畝到三十畝的嫁妝田(均看當地田地的充裕度而定),另外就是安家費了。
如果自願移民的話,安家費為一百銀元。
要是湊不夠發往某地的移民,則將無戶口的民眾、罪犯,並透過抽籤,抽的是百姓家中的非長子的兒子,還有贅婿等,進行移民。
此乃帝國的國策,誰都不能抗拒的。
但抽籤則公開公平與公正,無人能做手腳。
如果是抽籤而來的話,安家費為五十銀元。
帝國不怕沒有移民,象這批新移民,嘿,帝國包分配老婆!
馬耳他島上的女子被分配給新移民,她們是經過培訓,保證她們信奉中華的佛道兩家的神仙,比如媽祖娘娘,再就是她們學習持家之道,及格後才留下來,否則就被賣到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