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的海面上,波濤翻騰,三條高雄式快速帆船正在劈波斬浪,它們正向遠處的陸地駛去。
高雄式快速帆船是三桅風帆船,航速高,能夠載運不少的人貨,且船身堅固,可抗大浪,用於遠洋航行。
其中一條帆船上,有幾位穿著江戶幕府官員那種的束帶裝束的倭人在甲板上閒逛,還有二名官員模樣的中國人在陪同。
為首的倭人身高一米六,算高了,他的隨員都是一米六以下,很年輕,不到三十歲,生得倒也儒雅,有中華的書卷氣。
他用流利的漢語對旁邊的中國人道:“邱君,這次麻煩你陪著我來,實在是冒險,若是發生了什麼,我真是百死難辭其咎也!”
那位邱大人微笑道:“酒井君言重了,身為外交部官員,自然得陪同客人一起,也多謝酒井君給我機會,讓我得以見識好望角的風浪!”
“這風浪真不敢恭維!”酒井君苦笑道。
酒井君姓名是酒井隆太郎,正是幕府大老酒井忠清的小孫子,現在外交政壇上非常活躍,受幕府指派,出任倭國移民事務宣撫使,前去南非看望在那裡的倭國民眾。
宣撫使,中國歷史官名。唐後期派大臣巡視戰後地區及水旱災區,最初的職責是巡視地方、存問官吏百姓,稱宣先安慰使或宣撫使。宋不常置,掌宣佈威靈、撫綏邊境及統護將帥、督視軍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元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置,管理軍民,參用土官。明朝沿置,為武職土官。
今中華強盛,倭國多仿效中華,特設倭國南非移民事務宣撫使,由酒井隆太郎出任。
為了建設新南非,南華帝國大量輸入移民與外勞,整整有十五萬倭人到達南非參加建設以及成為皇協軍,是南華帝國的盟國中最多的!
新南非是個奇幻之地,那裡發財機會奇多河裡山裡淘淘金,金子滾滾而來,而且事先宣告,中國人付給倭人的工資有一半交給幕府,另一半是倭人所有,但外快是幕府不得染指的,也就是說倭人外勞可以把外快落袋平安。
在南非的倭人變得有錢,而且倭人皇協軍不斷打仗,受到鍛鍊,戰鬥力很強,面對著這樣的情況,幕府為了長治久安,派出酒井隆太郎前去看望他們,慰問他們,與他們拉關係,畢竟關係靠走的嘛。
南華國與倭國的關係很好,諸倭人先到旭日城說明來意,外交部官員邱勇與孫豐源奉命陪同倭人一起到南非去。
他們坐船航行,雖然受到風浪顛簸,但航程順利,透過了好望角的風浪考驗,差不多抵達此行的主要目的地開普敦城。
開普敦城已經改名為開陽城,但中國人還是習慣於叫它為開普敦城,用來氣白皮的,吹噓華人的戰功。
站在甲板上,酒井隆太郎觀賞大洋風景,心有所想。
他想到的是怎麼樣才能夠說服南華帝國皇帝,讓倭人可以在非洲分一杯羹,移民非洲!
倭人對大陸的渴求與嚮往由來已久,但他們的大陸之路殊不容易。
先是在唐朝,利用朝鮮內亂,倭人成功登陸朝鮮,沒想到遇到如日中天的唐朝朝鮮的宗主國,派出大將劉仁軌往援朝鮮,在白江口一戰大敗倭國,此戰讓倭國登陸大陸的腳步足足遲緩差不多千年,才由猴子豐臣秀吉派兵再臨朝鮮,結果還是被東亞大陸霸主大明派兵打敗,豐臣秀吉鬱鬱而終,倭人再退回倭島。
待到臺灣村長、海賊頭顏常武(在倭國,很多人這麼說顏常武的,都說明人無用,致豎子成名,畢竟顏常武的出身不高)崛起,別看他與倭國打得火熱,但真正的好處是一點都不給倭國的!
原本倭國在隔海相望的西伯利亞有一些海邊據點,但顏常武的海軍一到,就把他們全部驅逐回到倭國,這些人回國後,生活窮困潦倒,處境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