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氣有點冷,顏常武自然不會是閒得無聊,對於大人物來說,一舉一動都有深意的。
在和平年間,還有什麼比橫渡長江更能顯示人克服困難,不畏風險更有表現力?
陣仗不小,長江水師駐武漢分遣艦隊負責派出大小十八艘艦船封鎖了長江航道,再派出一百游泳好手陪東南王一起遊過長江,全部平安到岸!
水師的官員們深有餘悸地道:“好在我們水兵平時的訓練到家,並且也不克扣他們的伙食!”
如果沒有足夠的軍訓和伙食跟上,這次就會當場露餡,暴露出軍隊的訓練水平。
顏常武從漢陽下水,遊向武昌,他在長江遊得輕鬆自如,時而潛水,時而露出水面,或蛙泳,或搏擊風浪,或仰泳,讓水流帶著他走,怡然自得,大家皆讚歎不愧是從大海大洋出來的大王!
當天的氣溫低,不過陽光很好,顏常武遊得悠閒自在,說:“真舒服!”
游泳其實是作秀,關鍵是他登陸後,寫出的帝王詞!
“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此詞一出,其廣闊無比的氣魄胸懷躍然紙上,足以洛陽紙貴。
武漢鬨動!
長沙鬨動!
安慶鬨動!
直到南京震動!
南京街頭上盡是報童的聲音道:“號外,號外,東南王游泳橫渡長江,發表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快來看哪!”
顏常武在大冷天裡橫渡浩翰長江,鼓舞人民不畏艱難險阻,大風大浪中奮勇前進,讓軍民們心服口服,倍受振奮,決心響應東南王的號召,戰勝一切困難,把國家建設好!
尤其是《水調歌頭·游泳》中的“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讓朝廷與官府們行動起來,準備在武漢建立長江大橋,因為顏常武是至尊,說話是要算數的,他說要有橋,就要有橋!
皇宮中,朱和坪看著《南京日報》上登刊的《水調歌頭·游泳》,他默默無語,自知這輩子也拍馬難及,趕不上父親的成就高度,值得慶幸的是他是顏常武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