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部隊由迪亞艾丁親自帶隊,部隊的意志力可想而知,對於當面的東南軍衝擊力很大!
要不是16團不是弱旅,他們能夠被主將親點為第一支進城部隊,對於他們的信任是可想而知的。
兩支部隊大戰起來,他們的裝備水平接近奧斯曼人在吃過很大的虧之後,痛定思痛,也組建起類似於中國人的火器部隊:滑膛槍、線膛槍、炸彈、頭盔、護甲等等,迪亞艾丁的部隊裝備與16團相差無幾,只少了個火藥筒子,卻多出了弓箭。
於是近戰用槍刺亂戮,揪準時機開槍。
大家衝著對方狂甩炸彈,擲過來擲過去,突地空中兩顆炸彈迎頭相撞,被彈回已陣,在人群中爆炸開來,於是自家人就吃上了自己的炸彈。
東南軍計程車兵們抬高了筒子往包頭佬人堆裡噴去,每一發都讓包頭佬慘嚎不已。
包頭佬也不甘示弱,弓箭往東南軍裡拋射,空中箭如雨下,一些東南軍軍人們中箭卻又不能倒下,被自己人夾著動彈不得。
人擠人,別說救護兵很難幫忙,就連自己想拿個急救包都困難。
兩軍混戰拼殺,有的人用彎刀瘋狂劈砍,殺得血肉橫飛,步兵長槍刺如荊棘無數在刺捅,也不知道捅到了誰!
亂七八糟的,鮮血在空中飛濺,吶喊和慘叫不已,大家都是後隊迫著前隊,前隊前進不得,被逼退的步卒塞滿了後面佇列的空隙,街面上人馬擁擠密不透風,一顆炸彈飛過來,很多人一起慘叫。
雙方纏戰,迪亞艾丁兀自叫喊以激勵軍心,他太突出了,結果被東南軍看在眼裡,炸彈即時招呼過去,要不是親兵們充當肉盾擋在他的面前,只怕他被炸得不成人樣。
可是他的親兵們被炸得傷勢慘重,於是迪亞艾丁收聲,後退,分遣親兵們去通知其它部隊積極參戰。
滿城都是戰鬥的聲音,法馬古斯塔城城內紛亂無比,包頭佬非常頑強,不戰至最後一人,絕不放棄!
他們與入城的東南軍爆發了激烈的大規模衝突,槍聲、慘叫聲和痛苦的喊叫到處可聞。
戰鬥主要在街道上,有宗教信仰的包頭佬與東南軍大幹快上,雖然他們訓練不如東南軍,裝備普遍差過東南軍,但他們的兇惡讓東南軍在戰後猶有餘悸,是一支令人欽佩的部隊。
這種“你有槍膛,我有胸膛”的戰法對於白皮是壓倒性的優勢,白皮的裝備好過包頭佬,但作戰意志和紀律不及包頭佬,結果敗下陣來。
可是對付中國人就不足夠了,中國人什麼都行!
作戰意志絕不遜色於包頭佬,紀律嚴明,火力遠遠勝過白皮。
殺聲震天如節節升高的太陽,進城的東南軍一時間被包頭佬敵住,前進不得。
統兵大將顏樂率後繼部隊進城的時候,聽到前方的廝殺聲正急,他們是沿著血路向前推進,走在路上,覺得腳步打滑,得穩住,又或者腳底發粘,得用力撥。
這並沒有誇張,街面上的血水真的在流,像是下了雨一般,沿著石板地流淌,人若不慎就會走滑,血聚攏在石板之間的縫隙裡,變得粘稠,一腳踩下去撥起來就是很多縷的血絲在鞋幫底。
道路中間的屍體被推到兩旁,多處的屍體疊在一起已經堆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