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經過了層層把關得到的對李定國的評定意見,當中還有秘密檔案,那是隱藏在李定國軍中軍情局情報人員對他的評價,認為他忠於國家,勤於王事,戰鬥能力強,作戰意志堅定!
這是極高的評價,不受到任何外來因素的影響,因為情報人員有幾個,都是偷偷與楊天生接觸後發出來的資訊,不謀而合。
這些情報人員隱藏軍中,平時沒有暴露,不會有什麼顧忌,是暢所欲言,說李定國行,他就行。
楊天生心忖顏常武為什麼用人眼光總是那麼地準,難道是他作的那個“大清夢”讓他了解了各個將領與官員的忠心度、能力水平?
說到顏常武所作的大清夢,真讓許多人心癢癢的,可惜他不開口,誰也不敢問他。
在河口城,楊天生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南京陸軍大學分校的開辦。
明軍承東南軍制度,晉升軍職時都要進修與培訓,除了提升軍事知識和技能,以適應更高更強軍事作戰的要求,同時進行研究政治學習,作進一步的洗腦。
其必修的三大培訓分別在於校官升將官,亦即升為參將升副總兵或者總兵時,時間長度是戰時半年,和平期間一年;
尉官升校官,即從百總到千總時,時間長度是戰時三個月,和平期間半年;
還有一個升職是小兵升士官、士官升尉官,即從小兵升為把總或者小旗時,時間長度是戰時一個月,和平期間三個月。
這其中參將升副總兵,則一定要去南京,下面二種升職,則較為靈活,一般會在駐紮地區的兵力集結地點開辦軍事分校進行那二級軍官的培訓。
至於河口城,那裡的兵力太少,還沒有軍事分校的開設,現在就有了。
楊天生隨行帶了十二位高階軍事教官,涵蓋了步兵、騎兵、炮兵、後勤、工程兵等兵種,他們選擇了河口城東的一處大的軍事營盤作為學校,豎起了兩塊牌子,一塊是南京陸軍大學的分校,另一塊是石家莊陸軍步校分校,分別從事尉官升校官,士兵升士官或者尉官的軍人們的進修與培訓。
楊天生擔任校長,他沒有軍職,但他有一個軍事職務沒丟,那就是大明最高軍事委員會高官的身份,朝廷並沒有將他這個職務免去,留有尾巴,讓他能夠更方便地節制軍官。
所以楊天生擔任校長就很恰當,在他的關心下,軍事分校很快就開辦起來,這大大方便了軍官們的晉升,他們不用返回後方去進修了。
古代的交透過於悲摧,
開學典禮那天,楊天生隆重其事,對二十三位尉官升校級、一百一十六名升為士官或者尉官的軍人們講話,鼓勵他們忠於國家,努力作戰,珍惜軍官的榮譽。
事實上,兩中華行先軍政治,軍官已經邁入了社會的中上層。
開學典禮上,還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文娛表演,楊天生這次來,還帶來了文工團!
他們去勞軍,對於軍隊計程車氣鼓舞很大,不可或缺。
時間飛快,就在河口城下第一場雪的時候,楊天生接到了報告說俄羅斯外交使節團到達了河對岸,要求與我國展開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