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方面亦不匱乏,已經有三千新移民在此開拓,他們種田、開礦、修路,預計三年後就可以實現三萬人的糧食自給自足。
這樣一來,對於後勤的壓力減輕了許多,沒有大宗的糧食運送專案,後方只需要運送槍支彈藥和應用物資上來就行了。
軍事方面則控制了葉尼塞河,由於北海方面的支援,李定國擁有了二十艘小炮艇,一支能夠運送五百人馬的運輸船隊,他憑藉著這支船隊,猛烈地打擊老毛子在葉尼塞河的勢力,把他們連根撥起!
五百人馬對於兩中華龐大的軍隊來說是不值一提,但對於老毛子來說,則是他們的惡夢!
李定國以龍騎兵的形式使用五百人馬,機動時騎馬,遇到大股敵人時則下馬組成槍陣作戰,打得老毛子潰不成軍!
“我軍士氣高漲,彈藥充足,伙食很好,老毛子根本不是對手!”李定國傲然地道:“我們與老毛子的交換比是一比一百!”
我們損失一個人,老毛子不見了一百個。
“要說到老毛子的單兵素質還是不錯的,他們哥薩克騎兵騎術上乘,不差於蒙古人,且非常兇悍,但在我們面前,他們不夠班!”李定國給兩位大人看一份請功的報告,上面有軍人們詳細的戰鬥經歷。
參將袁三水,南直隸人,還不到三十歲,指揮一千人馬,大破三千哥薩克,取得一年來最大戰績;
守備趙普,山東濟南人,帶五百人馬,襲破五個部族,俘獲二千多部族人!
守備陳月,閩省人,識破敵方埋伏,避免了我軍的重大損失。
把總楚觀,河北人,號稱“遠狙王”,確切記錄的戰果是九十四人,被他遠遠地狙殺,另有二十九個戰果沒得確定。
把總何家洛,四川人,他不是遊牧民族出身,卻是個刀術高手,取得的戰果是用馬刀殺死了十八個哥薩克,曾在一戰中連殺六個哥薩克,都是用馬刀砍死,那戰他用的那把馬刀,被軍隊收起來,留作紀念!
軍士金定邦,東北人,在與部隊失散之後,一身轉戰一千里,殺十數人,順利迴歸軍隊,是為孤膽英雄。
烈士龔志平、趙樹備,都是廣西人,把守一個烽火臺,被敵人包圍,堅守崗位,死戰不降,殺傷敵人近百,光榮犧牲!
李定國專門提到了何家洛的故事,連他都以為他是遊牧部族人,畢竟在馬上拼殺,殺了那麼多人。
待召見他時,聽到他一口濃重的“中”“中”“中”的川味兒,乃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他說他爸、他爺爺、他爺爺的爺爺一直在成都武侯祠附近賣豆腐,他媽媽賣豆腐被人稱為豆腐西施。
何家洛從小就幫家裡搬一板板的豆腐以致於虎背熊腰,入伍後教官看他手長腳短的合適當馬兵,就讓他當上馬兵,他說他想加入的是裝甲擲彈兵,可惜教官沒同意。
“為什麼想加入裝甲擲彈兵呢?”李定國問他道。
“因為裝甲擲彈兵可以加百分之十的津貼!”何家洛老實地道,然後他又揭露出黑心教官為什麼讓他當馬兵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入伍前會騎驢,稍勝過其他連驢都沒有騎過的戰友!
李定國大笑,即把他提拔為軍官,增加他的收長。
……
“不賴啊!”聽得楊天生連連點贊。
“咦?”楊天生與李定國一起望向阮大鋮,他正在抹眼睛,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