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他喜形不露於色,但現在心態輕鬆,他懷著一種喜悅的心情,讓車隊人員也覺得陽光明媚!
他們快馬加鞭,經北京出古北口,到達烏蘭巴托,再到北海,中途不停地換馬,大家興致高漲,行進的速度很快。
在北海的新伊城那裡坐上快船,從安加拉河順流而下,速度還是很快。
路上沒有任何的阻礙,這一路前往,均飄揚著大明的日月旗,聽到著漢語。
從南到北,幾乎沒聽到什麼地方語言,只有在偏僻的道路上才有可能聽到。
兩中華在顏常武的主導下,實行了粗暴的漢化,不會漢語的統統不得做官,不得入伍,這條政策影響非常大,加上兩中華掃盲的力度非常大,來學的夠一定學時發鹽、發糖、發米、髮油什麼的,透過考試的話獎勵更多,所以學漢語的民眾踴躍,一些新加入大明的地區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年輕一代嘴裡說的全是漢語!
他們經過了廣袤無邊的土地,似無邊無際,風光優美,似一幅不停舒展的畫卷,這是我們的土地!
看到這樣的情形,怎麼不讓大夥兒與榮有焉,也就春風得意馬蹄疾,有風扯盡帆加速。
於是,僅僅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在公元1657年10月初,趕在葉尼塞河開始上凍前到達了安加拉河與葉尼塞河交匯的河口城,大將李定國接著了楊天生一行。
李定國親自到碼頭迎接了楊天生,兩人親切地握手,非常高興!
他們都在不同的領域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彼此佩服對方,
“李天王!”楊天生說出李定國的稱號,這是顏常武下的定論,說孤得李定國、孫可望、艾能奇和劉文秀,如有護國四大天王。
從此,李定國就是護國四大天王之一。
這個稱號來自《封神演義》,即魔家四將,後來成為東持國天王,北多聞天王,西增長天王,南廣目天王,《封神演義》成書在明朝,因屬於神話,因為寫得好已經廣泛流傳,加上李定國、孫可望、艾能奇和劉文秀的功勳卓著,所以大家都認同了顏常武的講法,說他們是天王。
“楊大人好!”李定國親熱地搖了搖他的手道。
兩人是熟人,當年倭國動亂,顏常武帶了楊天生作為幕僚長去平亂,帶去的將領正是四大天王。
自然他們這一出馬是手到擒來,順利平亂,楊天生也知曉了李定國能耐,這次他們一起搭檔,讓楊天生放下了大半的心!
作為與外國人打慣交道的好手,楊天生很清楚白皮的特點,他們畏威不懷德,你對他們好,他們會得寸進尺,只有堅決與他們鬥爭,才有可以取得談判成果。
談,楊天生有如簧之舌,一人挑十人不在話下。
打,有李定國這等大將坐鎮葉尼塞河前線,將給楊天生提供堅實的後盾。
李定國熱情地款待了來自帝都的客人們,還沒到飯點,那就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有一大筺的來自西伯利亞松樹林的松子,酸酸甜甜的亮紅色的漿果,形形色色的沒見過的乾果,還有一大樽的本地蜂蜜,沖水喝又香又甜!
中國人從來都很適應環境,到達西伯利亞不久,就已經開發得到了不少的收穫,這些東西由於運不出去,所以任吃。
到了吃飯的時候,西伯利亞的飛禽走獸成為了席上的佳餚:紅燒老虎肉、燉熊掌、烤猄條、油炸飛龍,松雞烹野蘑菇、鮮魚湯……
哇噻,這頓飯吃得使節團的人個個熱血沸騰,下定決心,怎麼都要吞併西伯利亞,這裡的資源太豐富了,得給後代子孫們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