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讓這座新城存在了重要的軍事地位和巨大的經濟價值,被中國人稱為“力量之城”,
有了煤,就提供了巨大的動力,而鐵,則是力量的筋骨。
從此一切皆有可能!
來這裡開發的中國移民,正在以自己的勤勞的雙手,創造著阿拉斯加新的歷史。
雖然沒有黃金,可是移民們非常地淡定,許多以前在1號新城挖黃金的移民轉移了2號新城,們不挖黃金了,而是跑到了2號新城搞起了建設,他們寧願呆在工地上吃著乾冷的饃和啃著堅硬的牛肉乾以及冰冷的茶水,也不願意呆在1號新城被王董事長一日熱呼呼的五餐去餵豬!
阿拉斯加的寂靜的原野被中國人弄得喧譁,由於印第安人一直不能剿滅乾淨,也現在中國人做了一個長達十公里的甬道直達礦區,甬道兩邊挖上五米深溝和築起六米高的圍牆,第二年加高到八米,人在上面巡邏,中國人得意地稱呼它為“雙長城!”
人員往來與鐵礦運輸在甬道里進行,最是安全不過。
至於礦區,移民們照樣把它給圈起來,同樣是深溝加高壘,有上千步,深五米高八米,裡面建立了一座座的高爐,用來煉焦與鍊鋼。
礦藏則是下井,移民們進入地下井,把礦石給挖出來。
雖然產量不高,但對於兩座城市的建設不無小補,人們把礦區叫做“鄉下小築”,這個名字是養豬的王董事長起的,移民們不肯讓他餵豬,他氣急敗壞地罵移民是鄉巴佬,有福也不會享!
當然,罵歸罵,他著手建設食堂,在“鄉下小築”開始他新的餵豬大業。
鄉下小築建了堅固的城防,有一排排的倉庫用來貯藏物資,包括大量的食物,營地裡的麵粉、大米、衛生紙等必需品可用一年。
更多的倉庫用來存放鋼鐵,但它們很快就被拉走。
這裡設施齊全,有水井、溫室和養雞、山羊、奶牛的農場,還有一座可以焚燒垃圾的煤爐,這裡的煤便宜,用來燒火很不錯,人們還不停地加固加高城防,建造稜堡,在上面架起了大炮。
突有一天,“鄉下小築”報警的鐘聲大作,營地裡所有的移民們一個激靈,他們放下了手頭上的工作,馬上衝向了左右兩邊庫房,那是軍火庫,他們接過了一枝枝火槍,把子彈包和急救包背上,即時衝向城牆。
印第安人大至!
數千印第安人抬著簡陋的綁紮式的梯子,呼啦啦的人馬猛撲上來,如同一股濁流,似要淹沒營地。
轟轟轟!
稜堡上的火炮開火,向印第安人全力的轟擊,打的是霰彈,每一顆都能覆蓋一大片範圍,還有的霰彈是最最原始的霰彈,幾百顆石子碎鐵片噴發去,那覆蓋範圍比之霰彈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一炮都能打的印第安人狼奔豕突,每一炮都能打的他們血肉橫飛,死傷慘重。
但是印第安人太多了,炮火將他們打出一個個的缺口,隨即被填平,印第安人不斷地湧來,直衝到了壕溝邊。
城牆頭的中國人火槍齊射,打得印第安人直接用死傷者填平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