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看,遠處是一望無際的原野,山嶺迤邐,鬱鬱蔥蔥的森林,這裡是阿拉斯加!
往南望,則是無邊無涯的大海。
眼前則是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種植著不同的農作物,地方環境的氣溫不高,但作物生長得還行。
在地裡有數人忙碌著,他們測量植株的長度,記錄著作物的長勢,然後匯總到了一個穿著布衣打著赤腳的中年人那裡,他並不是農民,而是北美洲開發總公司農事組的總農業師趙天保。
趙天保臉色黝黑,這是在戶外多而曬到的,他體格健壯,喜歡喝茶,到哪隻要可能都會泡茶喝,不嗜菸酒,頭腦清醒,精明強幹,原為戶部駐漠北的高階農業官員,在天寒地凍鳥不拉級的地方組織農業生產,成績斐然,對漠北糧食自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是實打實的作風穩健派。
現在兩中華做官待遇好,但為官也不容易,在前明,你當官不去收稅,不強徵農賦會得到世人表揚,認為不攏民、不與民爭利。
但在新朝,講究德才並舉,當官能為朝廷做出什麼貢獻決定了官位的高低。
比如在漠北,那樣的地區發展農業需要小心的呵護,比長城南更多的專注,才能夠滿足糧食自給的硬指標,而趙天保做到了。
北美洲開發總公司出高價把他挖走,成為了阿拉斯加地區的農業發展指揮官,對他寄予厚望。
阿拉斯加地區哪怕再苦寒,必須發展農業,做到糧食自給!
這一點非常重要,這個地區距離中國產糧區海途茫茫,長途運輸昂貴,運到這裡只怕價比金貴,且萬一風浪把糧船打沒了,那大家豈不是餓肚子,且長途運輸的糧食口感差,十分不划算。。
今上創造的東南國是個移民國家,成功的第一條就是糧食自給!
無糧不穩不是蓋的,趙天保接受重任,要求他三年內做到轄區內糧食自給。
第一年主要是試種,他們帶來了不少的種子,包括黑麥、祼燕麥、苜蓿、油菜籽,甚至還包括了從西藏弄來的青稞,都是寒區作物,看它們的生長情況如何,決定第二年大規模種植什麼。
往阿拉斯加的船隊在1656年出發,中途停留在海參崴過冬,第二年的春天,西伯利亞冬將軍稍一消停,船隊即出動,到達阿拉斯加南部的布里斯托爾灣海域,被阿拉斯加半島阻擋了海路人們不再前進,在那裡登陸,搜尋合適的地方建立起營地,命名為“北美新城”。
他們就開始發瘋地建設營地,與前不同,他們不再追求水泥鋼筋建築,而是修建木屋,因為專家們發現,木屋的保暖效能勝過水泥屋十倍!
幹木頭防寒,效果良好,建造木屋方便,節省水泥,把寶貴的水泥用在修建城防、港口和道路上。
大家齊動手,熱火朝天地幹著建築,市政廳、住宿房屋、倉庫、供暖系統等,爭取在今年冬天到來時有個象樣的營地。
所有的人都保證良好的住宿條件,畢竟西伯利亞冬將軍可不是吃素。
不得放棄任何一個人,人人都能住進溫暖的房屋裡。
僅用了不到三個月,一座能夠容納一萬人的城市就初步建立起來。
稍一穩定下來後,他們即伸出觸腳,派出人員到處打獵、勘探地質情況和畫出地圖等。
這裡資源非常豐富,大片的原始森林從沒得到開發,動物眾多,人們在河口處和森林裡大量獵殺了海獺、藍狐、紅狐、黑貂,獲取它們的珍貴毛皮,經過加工,可以送回國內獲取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