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旗!
東南國很早就有了“國旗”的概念,即銀色星辰、藍色大海與青色山峰、黃底旗,東南國老大顏常武是個狂人,號稱自己的征程是星辰與大海,青色山峰表示綠色環保,黃底旗表明大家都是黃種人,因此用上了這樣的國旗。
隨著東南軍走遍世界,就是在歐洲的都有打著東南國國旗的地方東南國使節已經進駐諸國。
前明一直沒有正式的國旗,有海商旗。
據說隆慶開關後,明朝的商船出海貿易,效法葡萄牙、荷蘭等國商船的慣例,在船頭豎一面“國旗“,以便跟其他國家的商船相識別。明朝原本是沒有國旗的,商民們便想到用日月圖案來表示“大明“。這一做法,很快便流行開來。
旗幟由紅日、黃月重疊的圖案和藍底組成。藍底代表青天,象徵著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
日月重疊即是“明”字(日在後,月在前,代表大明,位於旗幟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中國位於四方之中之意。
無論漢人王朝如何變幻,變來變去,大家都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中華子民。
紅色的光芒是太陽的光芒,又象徵大明屬於火德,亦指統治明的朱姓皇族。旗幟中央的黃色又代表著漢人的膚色,象徵著大明是以漢族人為主體組成的國家。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光芒位於青天之上,表示明光輝時刻都在普照萬方。仔細觀察可以從太陽光芒中看出4個相同的三角形,也有“三玄四維“的意義。
魏晉玄學以《老子》、《莊子》、《周易》為三玄。紅色光芒中四個尖銳的大角,分指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即“際天極地,罔不臣妾“之意,又表示著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是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規範。
《管子·牧民》“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中國道教的象徵是陰陽圖,“陰陽“去掉“β“就是“日月“這面旗幟無疑是設計非常到位的,讓人可以無窮聯想。
不得不承認,這面海商旗的設計者,真是高手,世人對這面旗是改無可改!
相比之下,東南國的國旗與中國傳統文化對不上,全是某隻小強的狂妄自大所得。
到得新明,海商旗居然升格為大明的國旗,倒是世間一奇!
川西諾美部軍隊加入明軍,很多地方要改,打出日月旗就是其中之一,是為“易幟”。
取勝後的諾美部土兵們清點得失,戰死了七十四人,受傷一百零三人,而殺死了三百八十六個土司兵,餘者四散。
沒有俘虜,一些傷兵全被砍了人頭以換賞金。
何趙兩人就當場開啟了摺疊臺椅開始辦公,拿著一個個人頭的土兵們紛紛圍上來,兩人忙著記錄斬獲的人頭,又打白條。
芬頓討取卓克基仁,他很清楚是明軍軍官的功勞,識趣地說對半分,趙守信同意了,二人平分三百銀元。
他與何定邦接連槍殺十數人,有幾個入他們的賬,沒入賬的他們也不爭不搶,土兵們直誇他們有大氣。
勝利的諾美部土兵沒有繼續進軍,而是留在殺虎口,他們現在才一點點人馬,再向前,土司兵一口氣就能吞掉了他們。
何趙兩人教土兵挖溝建壘,他們是財神爺,說話有力,土兵們趕快開工,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土兵們忙乎,何定邦與趙守信坐在殺虎口外石頭上抽菸,火槍架在旁邊,他們用望遠鏡眺望遠處的金川城寨。
從殺虎口斜坡而下,有一條大道,兩邊都是麥田,結穗很快就要成熟了。
遠遠地望過去,金川城寨位於山坡上,被他們估算出城寨高不過六米,不是很高。
但下面一個大斜坡,給了城寨一個加成,在山下看到的平坦的脆弱的城池,彷彿隨時都能翻越的城寨,如此就變成了一處不可逾越的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