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草從海外傳入中國後,前明軍隊裡抽菸者眾多,煙氣之重,以致於御史彈劾,引發崇禎皇帝想下旨戒菸,這時負有對付韃靼人重任的洪承疇出來阻止道:“遼東士卒,嗜此若命!”
洪承疇在萬曆四十四年中進士,出身硬朗,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在鎮壓闖王、八大王之流中立功,在對陣山賊軍中幾乎沒打過敗仗,升任延綏巡撫、三邊總督。
後來他轉任蘚遼總督,他報告皇帝說艱苦戰場上禁菸無異於逼迫士兵譁變!
感覺到事情嚴重,崇禎皇帝對士兵們抽菸就聽之任之,從此菸草在明軍的蔓延發展。
東南國草創,為了賺取利潤,顏常武發明了捲菸,亦即是香菸,一頭捲了海綿絲作“過濾嘴”,抽起來非常方便,東南軍菸民們就唾棄了水煙筒和菸斗,專心致志地抽起香菸來。
戰事不斷,在泥濘的野外、漫天的炮火以及無數屍體的戰場上,在不知道還有沒有明天的東南軍士兵眼裡,菸草是士兵最有用的精神慰藉和提神神器,除了武器彈藥之外,其它物資中,香菸的需求居於首位。
抽菸起來時甚至可以頂替吃飯,讓人不知道餓。
更在受傷時,美美地抽上一根菸,從此麻木不仁,忘記了疼痛。
隨著東南軍向西進發,香菸在戰爭中的作用已經不可替代,由於香菸在戰爭中發揮了顯著的作用,成為了士兵必備的物資之一,因此東南軍給每個士兵的香菸“標配”是一週二包,每包有二十支香菸,而軍官則是翻倍。
那些傷兵被救治之後,聚眾抽菸,醫生也不禁止他們,不會教導他們說吸菸有害健康。
每個傷員在受傷後都得到一個慰問包,裡面有五包香菸、一大包奶糖和一大袋茶葉和一大包蜜餞,毫不例外!
這不就是鼓勵傷員抽菸嘛!
是的,抽菸有害健康,但喝茶有益健康,兩下抵消,人是健康的,吃奶糖和蜜餞吧!
事實上東南軍待遇之好,冠於諸國軍隊,香菸就是其中之一。
說是標配,有軍銜即特權,象斬殺了奧斯曼帝國的騎兵強手馬庫庫·帖木爾的雪茄客竇名望將軍,更是公然利用軍郵大肆為他運送雪茄煙,無人能管他!
軍郵:軍人們與後方的信件交流是免費的,一般僅限於信件,但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少軍官假公濟私,利用軍郵運送一些私人物品。
大煙槍們則是成箱成箱地運送香菸,以他們肩板上的星星,只要拿的香菸是自個兒抽而不是牟利的話,軍中監察部門是不會管的。
所以東南軍中海軍多酒鬼,陸軍多煙槍,至於海軍陸戰隊則是爛牙齒多和肥佬多。
海軍陸戰隊不能象海軍般喝酒,他們登陸作戰多是潛伏、突襲,為避免暴露不能抽菸,在這樣的作戰環境下,他們愛上了吃奶糖,有空就嚼。
只要後勤跟得上,軍隊給陸戰隊士兵配給一週一斤奶糖,軍官二斤,吃到他們多發爛牙和肥胖勝過陸軍和海軍!
……
顏常武看過了傷兵營,見到他們得到了及時的醫療後抽嗨了,不埋怨,得,顏常武高興地離開。
回到他的御營就更高興了,參謀長張家玉向他報告了已軍傷亡情況:陣亡四千七百六十一人,傷殘一千二百三十人,再有輕傷三千餘人。
而估計敵人傷亡達到二萬人以上,我軍完勝!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