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人聽到漸漸稀少的喊殺聲,感覺到壓力不斷地鬆懈,最終是身上一輕,放眼望去,陣地上亂七八糟的,敵人死的人,我們的死傷者堆積在一起,有的人沒掛,鮮血在突突地流淌。
太棒了,援兵上來了!
看到那些華兵,緬甸人只覺得他們無比的親切,不由地道“胞波!”
就是兄弟啊!
不能不說,儘管是中華小跟班,華人對於他們還是尊重的,深受儒家文明陶冶的華人彬彬有禮,哪怕內心高傲看不起他們,至少表面功夫做得不錯。
說來有點好笑,顏常武是個穿越小強,到來後在自己的土地上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大搞什麼“三綱五常”、“君權天授”等等,還抓得相當緊,從小孩子就開始抓,極力推行孔夫子的那一套,比方說“大一統”,這麼多年推下來,哪怕他轄下離島眾多,竟沒一塊土地不認同東南國,更沒有人想著分裂。
要是沒有這一套玩藝兒,只怕他這邊肝下土地,那邊就會造反,得不償失,一場辛苦為誰忙!
張鼐率領援兵到達,此時土耳其人退卻,緬甸人已經沒有了力氣,於是援兵負責打掃戰場,將沒死的土耳其人用槍刺送他們歸真,救護沒死的已軍傷員,緬甸人看到一個華人大醫生趴在血泊中,硬生生地把一個流血過多,臉色慘白如紙的緬甸小兵給救了回來!
緬甸旅吳昂基旅長握著張鼐的手,誠心誠意地道:“謝謝!”
華人沒因他們是小跟班就輕視他們,沒讓他們全軍覆沒,救了他們!
劫後餘生,緬甸人欣喜不已,更讓人開心的是軍官們開始點敵人的人頭數,算賞錢,這是一個歡樂的時刻,當兵不就是為了
而在土耳其人那邊,則是情緒低落,他們捉到的鹿兒不會脫角,硬生生地被緬甸人逃出生天,更有甚者,由於已軍先退,留下的傷員被華人肝了,讓他們氣惱不已。
兩軍相隔一段距離,可見到東南軍不時地往地上俯身一刺,在肝什麼一目瞭然。
掉地上的都是騎兵,騎兵是貴重的兵種,他們挨東南軍補刀,死得極為不值。
負責這場戰事的土耳其前鋒將領菲奈克是個亞美尼亞人,穿著民族長袍,配戴小刀和彎刀,雙眸炯炯有神,臉上猶帶血汙,剛才的戰鬥他衝鋒在前,很在緬甸人軍陣中廝殺了一通,殺了一些緬甸人,正打得酣時被撤退的號解召還。
功敗垂成令他不顧上下尊卑,粗著聲音質問主將哈米特帕夏道:“為什麼撤退,為什麼!”
剛才的戰鬥太可惜了,緬甸人已然招架不來,只要加一把勁的話,就可以徹底地消滅他們!
事實上,土耳其人損失了二千多騎,造成了緬甸人一千五百人的死傷,如果擊潰緬甸人,沒有大陣防護的步兵會被騎兵呈一邊倒地屠殺!
哈米特帕夏沉聲道:“因為華人過來了!”
聞華人之名,菲奈克為之色變,即時止咳!
華人的名聲令敵人如雷灌耳,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