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的傍晚,廣州郊外,已是華燈初上,一隊騎士還在拼命地跑路,“駕!”騎士們鞭打著已經力竭的馬匹,那些辛苦的馬匹竭力奔跑。
看他們們的裝束正是明軍打扮,當中一人,不怒自威,身體結實,肩板上扛了三顆星,表明他是個中將!
明軍的軍裝沒有大改,不象東南國那般奇特,而是前明新明一脈相傳,而且明軍還有各種各樣的將軍稱號,比如奉國將軍、定國將軍、鎮國將軍什麼的,不過軍銜確實有用,一目瞭然,分清尊卑,所以明軍也裝備上了。
中將正是高一功,字國勳,原農民起義軍將領,後為新明將領,漢川人,李自成妻弟。
從李自成起義,歷任威武將軍、權將軍,封臨朐男。
颱風巨浪起太平,東南戰艦進南京,臺灣顏氏入主大明,影響深遠。
顏常武招降各路賊軍,於是賊軍變官軍,來了個大雜燴,開設軍校,對官軍、前賊軍一概進行培訓,無論是什麼出身,都成為了他的學生,向他口稱“老師”,軍官之間稱呼為“同學!”
以前被招安的賊軍在官軍裡往往受到杯葛,影響不好。
顏常武來這一招效果明顯,官軍還能說什麼……顏常武是全大明最大的海盜頭子,他在臺灣的第一份職業就是“大龍頭”,不知道有意還是無意,至今他也沒辭掉這份職業,他沒打辭職報告,誰敢叫他辭職?!
不管他的身份如何變化,一些臺灣老人對他的稱呼還是大龍頭。
那些官軍身份再高貴又如何,都是顏大龍頭的學生,軍官們也就只好大哥莫說二哥了。
出身不好,但高一功在新明軍裡並無難堪,這次他被任命為兩廣平定南方叛軍的主將,表明了朝廷對他的倚重,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打好這一仗。
他的部隊駐紮在淮河,接到軍部調令,他一刻也沒有耽擱,以最快的速度晉京,接受兵部指示,還被監國公主召見,勉勵了一番,趕快出京,由陸路趕往廣州。
古代的交通條件是極為悲摧的,長途行動,沒有朝發夕至的高鐵,如果高一功統率二萬京軍出動,自南京到廣州可能要用上半個月。
現在高一功是孤身上路,只帶著他的一些屬員,以最快速度趕往廣州,大軍還在後面。
相當於“拎包上任”,他相當於欽差大臣的身份,節制兩广部隊。
今時不同往日!
前明是兵為私有,各路軍頭拿到軍餉後,招募家丁,給予豐厚的待遇,而普通士兵處於缺衣少食的狀態,也可想而知他們的戰鬥力。
朝廷派下來的軍官,只能指揮普通士兵,那些家丁他們是無法指揮的,於是新軍官也養新家丁,養來養去,朝廷發現兵都成為私人的了。
改朝換代後,新明頭一件事就是抓軍隊,首先對軍官們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單靠人的自覺是不夠的,還有配套的政策,例如軍餉不由軍官發改由兵部派駐的後勤官員來發,派駐政治、情報軍官等,主官連任若干年後必調走,統一的訓練大綱等,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目前的效果是明顯的!
這一套做法學自東南軍,任何一個新上任軍官能控制住軍隊,高一功就是如此。
他們在路上吃了一個便飯,夜幕已經暗下來,但主路上還有燈火,照亮前途。
那是海外購進的棕櫚油混合石油東南亞銷售到大明的商品中很大的份額就是這些燈油,點完了就沒了,為了提供燈亮,這是在燒銀子,所以現在東南國和新明成為世界的燈塔國,絕非無由。
如果有顆衛星發射到地球的上空,會發現在公元17世紀地球的夜晚,只有兩個地區是有光線燈亮的,那就是兩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