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決定軍費、軍資等,以及派快船通知東南國,各地軍隊、守臣的調動等等。
當中還間雜了對逆黨的處置,朱由榔畢竟是朱家人,可送回南京處置,而逆臣為首者皆誅九族。
至於瞿式耜所寫的《討顏逆檄文》,大家聽聞馬士英為公主出氣,他的提議被朱真真同意,遂都詐作不知,無人為瞿式耜求情。
楊鋮新、堵胤錫、阮大鋮都是進士出身,深悉唐朝時武后讀駱賓王《討武檄文》後不怒反笑,贊駱賓王的文章寫得很有文采。
大明監國公主朱真真卻要誅瞿式耜九族,時代不同了!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作為首輔,別人可以不提,但他必須提的,馬士英艱難地問道:“朱逆起事,以朝廷新土地政策為由,如今推行下去,困難重重,各地皆說苦衷,更易被奸人所用,臣斗膽敢問殿下,該當如何處置?!”
“諸卿認為呢?”朱真真反問道。
表態從低到高,作為主持新土地政策推行的阮大鋮咬牙道:“國事艱難,當緩行之!”
他這麼一說,很是艱難,這等於自己否定自己,這不啻於自己承認做錯事了。
堵胤錫沉默片刻,長嘆道:“臣附議!”
受聖人教誨,士大夫多言“漢賊不兩立!”而堵胤錫在前明破滅後獻策與李自成、張獻宗等賊談和,遂在諸臣中被東南王獨重,說他謀略最深。
連他也這麼說了,楊鋮新也附議。
楊天生臉色陰睛不定,終究不敢冒險,這可是國家大政,一發而動全身,只得贊成了事。
馬士英無言可辯,跪下,摘去頭上烏紗帽,請罪道:“新土地政策當緩行之,引發動亂,皆為臣之政策失誤,請殿下降罪!”
其餘四閣臣亦一起跪下請罪。
殿內悅耳之聲道:“諸位如若有罪,則東南王錯了!”
大家一看,卻是女官熊永媚首度發聲,語出驚人!
封建社會,臣子是不能直言君之過,否則就是大不敬,新土地政策是東南王決定下來的大政方針,新明內閣執行,現在他們代東南王受過。
人少的時候,熊永媚還可以說說,人多時,即使她身份不同,亦不可說。
“我跟隨東南王,聽他曾言他的土地政策是終極解決土地問題的最好方法,勢在必行!”熊永媚冷靜地道:“只要東南王在朝一天,新土地政策肯定推行,所以,不可下詔緩行,但亦不可添亂,就來冷處理!”
“不必明發上諭,只令各地撤回人員,不再推行,不激發矛盾即可,待到平定叛亂,國家安定,再推行之!”熊永媚提出了目前的解決方案道。
“熊姐姐此言甚對!”朱真真一錘定音道:“都起來吧,戴穩帽子了!”
所有的閣臣謝恩畢,戴上帽子爬起來,暗暗叫好。
新明勝前明!
換作前明,遇上這等難事,朝臣之間相互攻訐,皇帝卸責,委過與大臣,鬧成了一鍋粥也似,掀起大案都有可能。
新明卻不然,君臣同心,正所謂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