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律魯·穆罕默德·帕夏祖籍阿爾巴尼亞,歷任地方官員、中央大員,他治政管軍樣樣精通,又是虔誠的教徒,為人謙遜大方,智謀多端,德高望重,眾人信服。
作為大維齊爾,他一言九鼎,所講的話換作是別人來講,會引發爭論,但他來說,哪怕有人不滿,也無法動搖他的決定。
當天的會議快刀斬亂麻,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免,包括重組維齊爾序列,中央官員的調整,還有地方大員的調整,都是在新任大維齊爾的主導下進行。
科普律魯·帕夏是一個激進的保守執法者,他試圖恢復中央權力及帝國的軍力,呼籲調動整個帝國的力量,戰勝華人,將他們趕出奧斯曼帝國!
最重要的是向整個帝國頒佈旨意,宣佈東南國是神的敵人,號召聖·戰,制裁異教徒!
如此動員了所有人的力量,任何人都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就是背叛!
第二道重要的旨意就是人事任免,當中大維齊爾科普律魯·帕夏的名字格外醒目,因為奧斯曼帝國的軍政大事由其主持!
這也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它表明在經歷了漫長的女人治國後,即使蘇丹沒有親政,國家軍政大事交由有能力的忠心大臣管理,大維齊爾管轄帝國事務的時代即將來臨!
決定胡馬木·帕夏速到安條克組織防禦,這座城市很關鍵,它位於大馬士革北面,是小亞細亞最重要的屏障,如果失守,華人軍隊威脅到小亞細亞,這可是奧斯曼帝國的“龍興之地”,萬萬不能有失,因此上午會議開完,下午胡馬木·帕夏就趕赴安條克。
他的任務很重要,作為副帥,他在安條克組織防禦,等待大將伊哈桑·帕夏的到來。
科普律魯·帕夏矚他採取積極防禦的原則,那就是主力防禦大城,積蓄力量的同時派輕騎兵襲擾華人的後勤補給線。
“不求大勝,積小勝為大勝,充分動員各處的力量共同對付華人,去吧!”科普律魯·帕夏說道。
他沒說什麼豪言壯語,胡馬木·帕夏的步伐穩健離開。
這個任務其實早就對胡馬木·帕夏下達了,然而當時他心驚膽戰的不敢上任,害怕這一回運氣不好死在前線,也成為他參與倒柯塞姆·蘇丹的契機。
有了科普律魯·帕夏作為後盾,那就不同了,將後背交給他,放心!
科普律魯·帕夏允諾擴軍備戰,編練新軍,召集部族軍,胡馬木·帕夏將會有足夠的力量防禦與進攻。
再有海軍司令哲瓦德·帕夏,他的任務是攻擊敘利亞至埃及一線的敵方城市,同時聯絡那些地方及埃及西面的昔蘭尼加、的黎波里、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的力量,共同對付華人,要各地部族,重新集結,不僅是為了帝國,而是神的旨意!
神的旨意!
可以看到那麼驕傲的哲瓦德·帕夏,在大維齊爾的面前,乖順得有如小學生,讓那些陸軍將領們驚到下巴都幾乎掉了出來。
海軍向來很吊,他們屬於大資產階級,海軍一條戰艦就等於那些苦哈哈步兵幾千人的薪水,重型戰艦更是上萬人的薪水,哪怕軍艦不屬於他們,作為使用者,步兵沒法比啊。
百年海軍,海軍人員來之不易,他們也引以為傲,高人一等,看不起其他軍隊,包括帝國內的精銳步騎兵,炮兵同樣待遇,更不用說部族軍。
科普律魯·帕夏說什麼,哲瓦德·帕夏就拍著胸膛應什麼,不敢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