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參觀了東南府海軍、陸軍、海軍陸戰隊三軍,包括軍營、造船廠、軍隊訓練等。
東南府的高造船廠,佔地宏偉,船臺上兩條在建的“東南亞級”戰列艦格外醒目。
軍隊訓練,他們看到了東南府的步炮合練,如同滾滾洪流,任何敵人敢直擋其鋒,必招致重大損失!
讓他們震驚的是兩樣:
一是東南軍的陸軍相當多,全程陪同他們參觀的左良玉道:“我們已經擴軍,由旅改成師,我已經是個師長了!”
東南府一個師有一萬人,如今錦州軍到臺的不足五千人,祖大壽嘆息道:“我們真是越混越回去了!”
二是在東南軍的陸軍隊伍序列中有不少的騎兵部隊!
騎兵部隊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約有三千人左右,勉強成旅級編制,騎著矮馬在操場上賓士,他們裝備有馬刀、弓箭和火槍,讓祖大壽吃驚的是,他們的弓箭並不差,與錦州軍有得比,騎術倒是差過錦州軍。
左良玉說這是領袖以臺灣原住民,那些少數民族組建的騎兵部隊,他們天生就懂得使用弓箭,遂將他們徵召入伍。
東南府以火器稱雄,但這支騎兵部隊依舊使用弓箭。
另一支騎兵部隊則人多了,為龍騎兵師,是左良玉統率,多以北方移民為主,他們可在馬上劈殺(敵不過正規的騎兵),亦可下馬組建火槍陣迎敵。
說明原理,左良玉說道:“領袖用兵對敵,沒有條件亦要創造條件上,我們雖然騎兵不如北虜,但能夠對付騎兵的只有騎兵,因此我們也組建了龍騎兵,至少不能讓北虜把我們的速度拉得太遠。”
“真要騎兵對騎兵,不見得北虜能勝!”左良玉傲然地道。
祖大壽頜首,心中的驕恣不由得減弱三分。
還參觀了東南槍炮總廠、糖廠、菸廠、貿易中心、行政中心、學校、大學、軍校、市政、民居等等。
各處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東南府的富裕和強盛讓他們不能不服,以前只是耳聞,今日是親見,歎為觀止!
參觀過後,左良玉在濱海的臺南大酒店請他們喝夜茶,他這邊的陪客有周全斌,請的是祖大壽、祖大弼、何可綱和趙率教的兒子趙海陽。
兩個東南府軍官都軍裝齊整,胸前掛著的勳章閃閃發亮,他們表情嚴肅,這讓錦州軍諸人明白:“東南府要和我們攤牌了!”
“你們的出路有兩種!”周全斌開口道:“一種是加入我們東南軍,但我們東南軍與明軍是不同的。”
“所有的軍人,都向領袖宣誓效忠,軍隊不為已私有,再沒有明軍那種家丁制,即無有私軍。”周全斌宣告,錦州軍官們默默地點頭,他們已經在參觀時被有意無意地說明情況時知曉了。
明軍將領在收到軍餉後,剋扣軍餉的同時,給出一部分給自己私兵,這些私兵得到將領賞賜的較好裝備,甚至憑藉功績得以主人以父子或者爺孫相稱,收入十倍于軍士,他們只聽將領的話,不聽大明調遣,是為家丁制度。
“另一條出路則是你們過海去大明,你們為國立了大功,我們願意送你們一筆費用,感謝你們為國效勞!”
周全斌淡淡地道:“請你們好好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