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衷紀是虔誠的媽祖娘娘信徒,對於外來宗教想在自家地盤立足,而督軍又為他們提供方便而感到不解,他發出了異議。
多年處事,他知道顏常武是個很理智的人,做事有條理,聽得進意見,處置事務常說“依法依規”,不是那種殺罰由心的人,因此陳衷紀敢於出聲。
顏常武卻跟他來了一個雞同鴨講地道:“這世間宗教在我看來,共有三大類!”
陳衷紀是個很好的聽眾,耐心聽講。
“第一類宗教是我們中國本土的佛教和道教(媽祖娘娘的信仰是道教的一種),它們性質溫和,或許以前兇厲,但經過歷代的統治者的打壓,變得河蟹,佛道一家親,中國人進寺院拜佛,見宮觀燒香,那些和尚和道人並不衝突,不會說去了佛寺就不得進道觀!再有與儒家學說一道,成為中國最大的信仰體系,佛儒道三教乃是‘紅花白藕青荷葉,三教原本是一家‘!
佛教、道教都是多神論,他們很好地把握了百姓的心理,互相學習吸收,對下層百姓談趨吉避凶,對上層的肉食者談人生哲學和長生,換言之,這些宗教順時而動,與時俱進,他們可以修改教義,很好地順應了我們統治階級和民間,沒有‘異教徒’的說法。”
“第三類則是一種封閉的宗教,十分封閉,譬如信了它,就不能再信其它宗教!只有進教沒有出教的自由,與我中華佛道的開放格格不入!”
“第二類宗教就是象天主教這種型別,位於第一類和第三類宗教的中間,它們具備了一定的排他性,但又不是那麼的封閉,以自願信仰為主,進教出教自由,教義也相對地溫和,多是勸人向上,他們的宗教聖戰漸漸變得過時,我覺得,我們還是可以控制它的!”顏常武說道。
“再有一種奇葩的宗教,乃是三哥信仰的印度教,這個宗教,我們漢人斷乎是不會信仰的,但我們可以鼓勵阿三多多信仰印度教,甚至我們可以撥出經費幫助他們的信仰。”顏常武呵呵笑道。
“既然你認為沒問題,那麼我們將允許他們傳教,不過,是否應該成立一個宗教事務衙門呢,進行管理宗教事務?”陳衷紀舉一反三地道。
“你說得很對,必須成立這個部門,所有的寺廟道觀和教堂,都必須備案!”顏常武又有一個新概念,那就是備案!
必須在官府裡備案,才能開張,否則就是非法!
加上東南府“考證”風盛行,穿來的人一看就知道東南府老大與他們是同鄉。
“成立宗教事務衙門,我們是中央集權的政權,各種宗教必須緊密團結在我們的政權中間,哪個宗教敢反對我們的政權,就毀滅它!”
“先有國,再有教!”顏常武定下了祖宗家法,雖然他還沒有真正立國,但陳衷紀根本不懷疑他最終的成功,更對他的宗教政策不反對,這也與中國曆代中央王朝的態度保持一致,不可能有超越國家政權的宗教!
陳衷紀召集官員們開會,宣佈成立一個新衙門,官員們自然是堅決擁護的!
道理簡單,多個衙門不就是多了些官嗎!
官衙立容易,至於成立大學,錢不是問題,而是人才是問題,湯若望離開東南府,返回北京,為東南大學拉人才。
人才難得,有足夠的人才才可以大學開門招生,現在只能在籌辦中。
還是人才難得,例如象東南府外事部門的那些笨蛋,居然將安南阮朝、鄭朝和占城的使節安排住在一起,他們不打架才怪!
……
且說安南鄭朝挨東南府海軍打上門去,為一個亂七八糟的可笑理由把他們胖揍了一場,又扯帆離開,鄭朝在風中凌亂中。
後來知道了東南府是新晉南海小霸王,他們擁有的戰艦把紅毛番都給壓制了,而鄭朝不可能製造同樣的戰艦與東南府開戰的。
人家打得你,你打不得人家,這樣的局面能硬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