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

第298節 好在他們是官軍 (第1/2頁)

大明對後金的策略是以城市作為支撐點,堅城防守,野戰部隊背城而戰,打不過就回城,受到城市掩護,起碼敢戰。

在主持軍務的帝師孫承宗認為,明軍建立寧遠錦州的防禦體系,錦州重要,為了進一步保障錦州的安全,因此他計劃前出錦州,修建大淩河城,以連線錦州、松山和杏山等城,經崇禎皇帝批准,於是明總兵祖大壽、何可綱等率領十餘名副將及軍隊、民夫等前往修建大淩河城。

後金黃臺吉聞訊後對諸酋道:“坐視漢人開疆拓土,修建城郭,繕治甲兵,使得完備,我等豈能安處耶!”

於是在七月下旬,黃臺吉出動八旗軍隊,從瀋陽出發,又徵召蒙古部族軍隊,於八月初直逼到大淩河城下。

此時的大淩河城,城高險峻,已完工達八成之多,且軍隊有上一萬五千,伕役商賈亦有一萬五千,且存糧可支三個月,守城器械齊備,形勢不錯

之前,臺灣顏常武拜訪孫承宗,孫與顏說起大淩河之事,顏只說後金必定來搗亂,因為顏在過去曾說過後金軍必繞過寧遠錦來攻北平,說中了,孫承宗對於大淩河築城倍加重視,集結了更多的人手,下令加速築城,以致於後金軍見到齊整已現規模的城池和城上精神煥發的守軍,無不皺眉三分。

後金軍聲勢浩大,守城明軍不敢出戰,但後金軍也不想冒著損失過大的危險去攻城。

先前,後金軍破城多用奸細,內外呼應,得城不費吹灰之力,但明軍吃得虧多,嚴防奸細,此計不售。

後金軍自行鑄炮,然而重炮始終上不得臺階,無法用來破城。

沒辦法,黃臺吉下令沿大淩河城外築起長圍,挖起壕溝,計劃長期圍困,如若城內守軍出擊,輒戰之,再有圍點打援,此乃以已善於野戰之長攻敵不善野戰之短也!

計較已定,大陵河城外被壕溝環繞,其廣五尺,深七尺五寸,再建圍牆,高一丈,牆上有垛口可用來放箭,將個小小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

他們在城外土工作業,祖大壽派騎兵百餘騎出動攻打北面,不必作戰,只向作業人群遠射弓箭即可。

但是他們剛剛離城,後金軍反應靈敏,守把北門的的嶽託親率精騎出動,明騎望風而逃!

嶽託者,老野豬皮之孫,代善之子,卻與其父代善關係不良,反倒與黃臺吉友善,得黃臺吉重用,成為黃臺吉得力干將,其攻打察哈爾部,打旅順口等有功,為黃臺吉看重。

他遙嚮明軍中遙發一箭,中馬不中人,馬匹倒地,馬上騎士摔了個七葷八素的動彈不得。

明軍見兄弟下馬,竟無一人敢回馬相救,只顧逃命,那個倒黴騎士淪為後金軍俘虜,一問,用是都司王延祚也,後金軍得了頭彩。

接下來圍繞大淩河城,明軍和後金軍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祖大壽派兵試探各門,後金軍確有一手,明軍望風披靡,只好專心守城,好在糧多,暫時心安。

見到明軍老實,黃臺吉遣使招降,但城內明軍不為所動。

圍了不到半個月,八月十六這一天,松山守軍兩千前來增援,由於眾寡懸殊,被金兵沒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第一次救援失敗。

1631年(崇禎四年)農曆八月二十六日,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六千前來救,後金大酋阿濟格率兵迎敵,再次殺敗明軍,明軍的第二次增援也失敗了。

到得九月,金兵哨探報告明總兵吳襄和宋偉再次率兵來援,黃臺吉親自出動迎戰,他與弟弟多鐸自率二百騎為前導,後金大軍在後面跟進,結果明軍見到後金軍勢大,停駐不敢戰,黃臺吉和多鐸率二百騎直衝足足七千人的明軍,明軍竟然一鬨而逃,實在可悲可嘆!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