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姆然背棄了他的荷蘭同胞,就知道他同胞的神靈上帝不會站在他這一邊了。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這個洋人也不拖泥帶水,就乾脆利落地信奉了媽祖,清楚自己是中途出家,因此斯托姆對媽祖的信奉程度要讓許多國人汗顏。
每天的祈禱少不了,除了飯前的祈禱,他還進行了晨禱和晚禱。
一日之始在於晨,把最寶貴的晨光獻給了媽祖,接著又在晚上安定時,進行反思,向媽祖祈禱。
只要上到自己方的陸地,去神廟進香少不了,神誕日更是大量佈施,打勝仗之後,把戰勝的訊息告訴媽祖,向她敬獻戰利品。
這傢伙成了媽祖娘娘的狂信徒!
因此在他眼裡看來,這場戰鬥成了媽祖娘娘的南征(十字軍東侵),他要為媽祖娘娘而戰,打倒上帝!(他認為巴達維亞是上帝控制的地盤)
不僅是他這麼認為,那些投靠了東南府的洋人全部都成了媽祖的狂信徒,認定這是一場宗教之戰,只要打下巴達維亞,他們已經決定,傾盡所有,在巴達維亞建立一座大大的媽祖神廟,這象徵了媽祖娘娘戰勝了上帝!
戴維先生來自英國大貴族世家,衣食無憂,出路很好,但他表面紳士風度十足,骨子裡卻天生叛逆,他本來可以像那個時代的大貴族一樣,在聲色犬馬、燈紅酒綠中體面地過完富足的一生。
但他不肯依長輩安排的道路安安穩穩地升官發財,卻加入了英國海軍,到處冒險,很年輕就成為艦長。
以他這樣的年齡,老老實實的幹下去,有家世的輔佐,很可能成為海軍上將,率領艦隊,在未來的英西、英荷之戰中大放光明,成為央央升起的一代將星,永銘英國軍史。
然而他偏不這樣做,到了東南府,就留了下來,之後脫離了英國海軍序列,加入東南軍,還信奉了媽祖!
在顏常武發動的擴張中,這幫“外來戶”比起明人更加地狂熱,也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
……
戰艦交由斯托姆負責指揮,顏常武回到主艙餐廳裡,與甘輝、戴維先生、施大瑄一起共進午餐,大家先作了祈禱。
此時風浪稍小,大家總算稍稍放鬆,但與其它戰艦並沒有完全恢復聯絡,也不知道在這樣突如其來的大風暴中倖存了多少戰艦。
可以想象,就算能夠在風暴中挺過來的戰艦會五澇六傷,艦員們也被弄得七暈八素,各種各樣的
第一次巴達維亞之戰還沒打響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此戰在東南府內部爭執不下,意見不一,還是顏常武強推的結果。
在許多人看來,東南艦隊遠征荷蘭的巴達維亞,興師動眾,勞師遠征,勝負難說!
無它,巴達維亞距離臺灣太遠了!
與臺灣的直線距離差不多達到了四千公里,艦隊遠征四千公里,實在是“大躍進”了!
執行長陳衷紀認為,此議大是不妥!
當規規矩矩,一步一個腳印,要不攻略馬尼拉,順著東面的島嶼群一路打下去,取得立足點,得到補給的機會,直達巴達維亞。
要不就是走西線大陸,即走安南(越南)南下,就算最後跨海去攻,距離也遠比從臺灣直攻巴達維亞要近得多,成功機會應該也大得多。
持這種觀念的不是少數。
但是顏常武認為呂宋暫不取,因為東南府需要那裡來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