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出師不利,鄒維璉在月港勉強搜刮了十萬銀元后,灰溜溜地夾起尾巴走了。
三大銀號是個風向標,要是他們屈服,鄒維璉必收穫滿意,可惜人家不鳥他。
他很想派兵封鎖月港,捉拿人犯,逐一拷打,給出滿意的贖金才放人。
依月港之富,必可收穫鉅萬!
想造多少夾板船,造多大的夾板船都不成問題。
可惜想想得了!
月港的利益鏈根深蒂固,看,各地鄉紳莊園裡出產的無數的絲綢、瓷器和茶葉等商品,透過陸路運到月港,再送上走私船,販賣給紅毛番和倭人,賺取海量而來的白銀。
“各地鄉紳”包括了東南地區的官員、地主,只要有點能力的無不從中分一杯羹,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利益集團,包括東林黨人在其中上下其手。
鄒維璉得罪得起嗎?
不可能!
皇帝都不行,皇帝想開海禁收海貿關稅、想在陸地設卡收商稅,統統被他們頂了回去。
鄒維璉要是敢這麼做,包保他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就算他不死,朝中攻擊他的奏摺如雪片紛飛,當中有不少是他的同黨人士,斷人財路,兄弟都沒得做!
也不想想那些所謂的“清流”,朝中不收賄賂,腰板硬朗,不可一世……家鄉走私得來的銀錢支援了他們在京的體面生活,他們豈能不顧家鄉!
……
回到福州撫衙,鄒維璉暗自尋思。
他預料到此事不好做,但沒想到阻力出人意料的大,現在弄不到錢,很多事務都無法辦!
可是又向皇帝打了包票!
越想越是頭痛,此時他最想罵的是前福建海防總兵俞諮皋,枉他是抗倭英雄俞大猷之子,真是虎父犬子,當初有實力消滅東南府時沒辦到,致今天尾大不掉之勢。
哼,致我大明東南局勢大劣,活該他頸上餐刀!(因戰敗,俞諮皋已被處死)
那顏小子年紀輕輕,卻忒夠狡猾,怎麼都不肯上岸,真系拿他沒辦法!
常言道衣錦還鄉,即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一般的賊頭被招安當了朝廷官員,往往會在家鄉建府或者在大陸建屋什麼的,以便人前擺出威風,唯恐別人不知。
顏常武卻沒有這樣的搞作,甘心在臺灣野地裡當村夫和漁民的頭子鄒維璉沒想到這小子是穿來的,家鄉觀念淡薄,反讓大陸官府無法拿捏他。
鄒維璉的心中,頗有一種對方不要臉就無敵的感覺。
他想了又想,勉為其難,作出以下決定。
第一是禁止閩北杉木外流!
東南府用閩北杉木造艦是盡人皆知,鄒巡撫與時俱進,赫然是樹木被砍伐,致風水易局,導致水土流失,地方不靖的理由,嚴禁杉木外運。
可惜此招來遲,閩北的杉木,實際上幾乎被砍伐殆盡,影響不到東南府的造艦大業。
顏常武未雨綢繆,早將閩北地區合適的木頭都伐個精光,用不上的也先儲存起來(這也是為什麼他花費巨大的原因之一,反正就是不停地花錢),現在他給銀髮動民眾在閩北地區重新種上杉木哩!
第二是禁止各地流民擅移,著地方官員做好春耕。
他沒說不許流民往東南府,而是要各地官員按上報的人頭數和田畝做好春耕,反正數字要對得上,實際就是不給人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