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派來送信的人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只說確有好事。(那人是北港派出來的,接到的是高雄傳來的資訊,不知內情)
好吧,那就看看我這個陳叔父又有什麼喜事,給勞資一個驚喜?
……
他的艦隊到得高雄軍港,還沒進港,從望遠鏡內看到港內情況,不由得大喜,一迭聲地叫道:“快!快!快!”
英國人賣給他四條三級戰列艦的後二條到貨了!
兩條戰列艦就那麼地泊在港內,已經換上了東南府的軍旗,爽就一個字!
顏常武的旗艦抵近戰列艦邊,靠幫後,顏常武迫不及待的跳上去看個究竟。
是它,真的是它!
堅固耐用的橡木製造的船身,散發出新制木頭的香氣,露天甲板上風帆秩序井然,雙層炮甲板裡24磅炮、12磅炮和6磅炮製作精良,閃現誘人的金屬光澤,讓顏常武愛不釋手!
英國與東南府有良好的貿易關係,因此英國人造出的戰列艦也不含糊,是一艘良好狀況的戰艦,總共70門炮!
一旦它爆發開來,足以把任何敵人送入海里!
既使先前有二艘同級戰艦,顏常武依舊在艦上流連忘返,看過它的處處,足足半小時才登岸去督軍府。
督軍府位於半山腰,從碼頭邊上山登上大道即到,在門口處,有三個人迎接他歸來。
二個紅毛番,加上陳衷紀。
紅毛番中的一個是中年人,顏常武認識他是之前到訪英國艦隊司令西蒙·福克斯爵士的副官哈根先生。
另一個紅毛番則不認識,他頭髮呈地中海,頭頂光光,絡腮鬍子,穿著銀色的天鵝絨衣服,看相貌和衣著打扮頗有一種藝術家的感覺。
三人行,這紅毛番居中間位置!
陳衷紀是東南府權力第二人,都靠邊站,顏常武就知道來者非凡。
果然,哈根先生介紹道:“這位是菲尼亞斯·佩特先生,我們英格蘭的造艦大師!”
提起17世紀的英國戰艦,人們自然會想到“皇家王子”號和“海上主權”號,這兩艘名艦的設計者竟是一對父子!傑出的佩特家族在英國造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皇家王子”始建於1608年,於英國的伍爾維奇船塢所建造,擁有三層全貫通的火炮甲板,排水量達1200噸,擁有55門火炮(在當時是首屈一指),後來翻新重建,則裝載達92門火炮,這條戰列艦是菲尼亞斯·佩特先生的傑作。
至於未來將於1637年修建的“海上主權”號,比“皇家王子”號更大,同樣是擁有三層炮甲板的戰列艦,排水量達1500噸,長232英尺(約70米)。造船所需的櫟木超過了肯特和蘇塞克斯附近森林所能供應的數量,木材必須從400英里以外的諾森柏蘭運來。
艦上有104門火炮。(20門60磅, 8門30磅,32門18磅,44門9磅),具備了可怕的火力。艦上裝飾奢華,雕刻精細,是當時造船工業的結晶,為世人所驚歎。最多近90門火炮,是菲尼亞斯·佩特先生的兒子彼特·佩特主持建造。
菲尼亞斯·佩特先生(15701647)是不世出的奇人,他是造艦史上“佩特王朝”的開啟者,出生於英國迪特福德,他父親彼特·佩特(與孫子同名)也是一位船舶工程師,但當時沒有多大名聲。
菲尼亞斯·佩特年青時進入了劍橋大學的伊曼紐爾學院學習,1601年他被英國海軍看中並被任命為查塔姆的海軍造船師助理,他這人是有天份的,在一次執行維修艦隊的任務中,別人要用上三個月,他僅用六週就完工,又快又好。
不僅技術好,還會做人,1604年初,他給英國亨利王子送上了一個精緻的船模,王子帶回王宮,被英王詹姆斯一世發現了船模,看出了製作者的不凡,國王賞識菲尼亞斯·佩特,從此他就飛黃騰達,他的事業得到了英國王室的金援,還得到了國王親授的皇家勳章。
1607年,菲尼亞斯·佩特給國王獻上了一艘三甲板戰艦的船模,國王非常高興,下令開工三甲板戰艦,1608年,“皇家王子”鋪設龍骨,約在1613年正式服役,英國進入了三層炮甲板戰列艦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