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他難得地睡了一個懶覺,日上三竿才起床。
在過去的一年,他每天都鞭策自己,早早起來鍛鍊身體,然後軍事訓練,視事,忙碌不休,象這樣休息的時候少之又少。
在洗漱之後,他穿上了明人書生裝,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樣,帶著俏婢和老僕在數十位家僕(事實是上百人保衛)的保護下,前去臺南媽祖廟燒香。
臺南原為荷蘭人的地盤,在顏常武佔據之後,遷入人口達二萬之多,成為東南四鎮之一,又是東南軍府總部駐地,艦隊也停泊於此(其實就是大員島軍港),雖是建埠的第一年,但其廟會熱鬧非凡,越向近海邊的媽祖廟走越是人多,幾乎是整個臺南地區的人有上一半都來了。
媽祖廟遠遠望過去,燒出的香火直衝雲宵,象著火一般,可見其香火之旺!
這座媽祖廟是中國神住洋房,實質是荷蘭人的一處大宅,改建成為神廟,廟裡供了媽祖神像。
到得廟前是人山人海,大人看人頭,小孩子看屁股。
媽祖是海神,其崇拜出自閩南,閩南地區出海者眾,加上臺風肆虐,那裡的人們需要祈求媽祖保佑,信眾甚多。
東南軍府立足臺南之後,等於將媽祖定為國神,明文規定軍政人員只能夠信媽祖,從此之後,媽祖崇拜大盛。
人們到媽祖廟,主要是燒香敬神、看神巡出遊、陣頭表演和大吃大喝!
廟門前排著長隊,有志願者及神職人員維持秩序,分批放人進去燒香,從廟門望進去,只見得裡面成群信眾向著媽祖神像虔誠下跪,他們手裡拿著大疊的香,有的人更是燒起了高香,殿堂裡香菸繚繞,盛況空前!
給媽祖燒香自午夜起,人們為了搶燒頭注香,差點沒打起來!
居說搶燒頭注香最得媽祖保佑,這頭注香以春節大年初一為重,引得大家爭先恐後。
到得白天,更是主力大隊到來,媽祖廟熱鬧非凡。
“少爺,我們進去燒香嗎?”雙兒詢問道。
“不了!”顏常武搖頭道。
他看到如此之多的人,要是強行加塞當然木有問題,恐怕的是引發很大的騷動,那春節成了悲劇就不好了。
何苦剝奪民眾的歡樂呢,他想進去參拜,可以另選日子單獨進行。
於是他們就站在廟側看陣頭表演。
陣頭是閩南民俗技藝,一種特有的鄉土祭祀文化,是閩南地區喜慶不可或缺的民俗曲藝之一,東南軍府達九成人是閩南人,大年初一的廟會少不得陣頭表演。
神廟邀請陣頭到場表演助興,除了藉以酬謝神明,因為陣頭表演會吸引許多信徒民眾前來觀看,讓廟會更加熱鬧。
陣頭分為文陣和武陣,文陣有車鼓、桃花過渡、牛犁、布馬、踩腳蹻、大鼓陣、病囝歌、十八摸等,武陣有宋江陣、八家將、獅陣、龍陣、七爺八爺等。
到來表演的陣頭隊伍除了臺南本地的隊伍,還有高價延請閩南那些技藝精湛的陣頭隊伍,出的錢,除了信眾捐助,還有官府的經費,將大陸那邊一些久負盛名的陣頭隊伍都弄到了臺南來表演。
陣頭表演者面繪臉譜,身披色彩斑斕的神袍,踴躍跳動,有如群魔亂舞,娛人娛神,動作精彩,觀眾把手都給拍爛了,讚揚道:“好熱鬧,別處都沒有的!”
雙兒年少,也跟隨著亂拍掌和歡叫,至於顏常武,則臉上掛著笑,看著他一手主導的社會,人們一片地歡樂祥和。
“肚子餓了,去吃東西!”他拖著雙兒的手,去趕廟會小吃攤檔。
那裡香氣四飄,讓人垂涎欲滴,現場人氣火爆。
東南軍府各種特色小吃異軍突起,極是出眾,除了之前列舉的牛肉羹、筒仔米糕,蚵仔煎、肉圓等,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