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此次劉備退兵,我須出兵追襲,以解我心頭之恨!”袁術恨恨說道。
“將軍,可令人召來孫權,待劉備退兵之後,先取九江,再奪江東,如此揚州必盡為將軍所有。”
袁術大笑:“哈哈哈……理當如此!”
在揚州,他還是必須要藉助孫氏之力的。
公孫瓚覆滅的訊息,伴隨著劉備將要退兵的訊息,讓城內之士稍稍穩心。
又過了兩日,城內卻有一人動起了歪心思。
這個人是守衛皖城西面城門的張闓。
他是徐州東海人,本來是陶謙的將領,只因劫殺了曹嵩,惹來曹操大軍攻徐,不得不逃走來投袁術。
但是袁術這個人,眼裡所重者只是世家豪族之人,對於出身平常的張闓卻不太看重,要不是橋蕤李豐和劉詳紀靈等人皆死,他現在還是一個只能統領自己帶來那幾百兵之人。
現在袁術又派人去召來孫權,如果孫權來了,自己肯定又要被冷落,得不到重用。
況且,自己是曹操的殺父仇人,袁術和袁紹曹操交好,說不定哪天就把自己交給了曹操。
以曹操的為人,絕對不會饒過自己,必會斬了自己的首級。
而劉備現在是徐州牧,此時又急於奪取廬江,如果自己助他奪取廬江,立下大功,或許能受重用。
就算劉備麾下能人云集,自己不會太受重用,但至少不會被劉備所殺。
張闓想來想去,權衡利害,怎麼想都覺得自己跟著劉備會更好。
他還想到了麋芳。
麋芳也是東海人,與自己同郡,又是劉備和妻兄,現在正任吳郡太守。
如果自己助劉備奪取廬江,得了大功,向劉備求任吳郡都尉或是縣令之職,想來這位仁義的劉州牧必會答應。
張闓想定之後,找來幾位一起劫殺曹嵩,又從徐州一起來投袁術的軍侯商議。
他現在雖然統領五千兵馬屯守西城,但袁術的兵馬雖然受他督統,卻不是他的心腹。
叛投劉備這樣的事情,只能讓跟著自己從徐州來的那七百多人一起幹。
要是讓袁術的兵馬知道了,自己可能還沒出城就被殺了。
那幾位軍侯當初跟他一起劫殺曹嵩,也是曹操的殺父仇人,聽張闓一說,覺得袁術現在與袁紹曹操交好,如果再被曹操帶兵來救,很有可能會將自己交給曹操處置。
同時又知道劉備為人仁義,又是徐州牧,自己如果投向劉備,肯定會得到重用。
他們都支援張闓的想法,商量著應該要怎麼出城投向劉備。
如果只是簡單的出城歸降,他們會很容易做到,但那樣一來,他們就沒有什麼功勞。
所以,他們還想要助劉備奪取廬江,這樣才會立下大功。
而要助劉備奪取廬江也很容易,因為他們正守著城門,隨時可以開啟城門迎接劉備的兵馬入城。
張闓與眾人商議之後決定,先派人趁夜吊繩出城,與劉備聯絡。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