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袁紹不能想到,周平也只是在利用他而已。
“大將軍,自董卓亂起,至今已有八年。這八年來,各地多有戰亂紛爭,又多有災禍,百姓流離難以安居,難得如今天下安定,各州息兵休養。唯有幽州公孫瓚和揚州袁公路孫伯符,還有關中李傕郭汜等人未服,大將軍若能讓他們皆畏服來朝,天下再無兵爭,則大將軍之功名當可流傳千古,為天下百姓所頌揚!”
周平故意提起公孫瓚和袁術孫策等人。
現在曹操減兵安於兗州,劉備也在徐州募兵休養,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璋都兵馬無動,豫州駱俊更不會有什麼,只有幽州的公孫瓚仍然聚兵固守易京,袁術和孫策在揚州手握強兵,李傕郭汜也還在關中作亂,關中的韓遂馬騰也據兵不服。
袁紹讓鍾繇任為司隸校尉,關中與西涼容易平定,最難搞的是公孫瓚和袁術孫策。
如果能讓公孫瓚和袁術孫策不再聚兵作亂,天下肯定可以安定。
當然,周平知道讓他們散罷兵馬是不可能的事,周平也不準備這麼做。
他之所以提起這些事,其實是想要一個出兵攻打袁術的名號。
袁紹現在當上大將軍,平定天下自然是他的責任,他當然更想滅了公孫瓚等人,事實上他也一直在派兵攻打公孫瓚,只是一直攻不下來。
“將軍有何良策,不妨說來。”袁紹聽周平這麼說,想必他肯定已有良策。
周平答道:“大將軍如今威震天下,關中李傕郭汜之流,司隸校尉鍾元常當可督中郎將段煨討滅,也必可令韓遂馬騰威服來朝。至於幽州公孫瓚,平以為瓚兵尚強,當前之策,宜撫不宜討。”
袁紹先是點頭,贊同周平所說鍾繇可以安定關中之事,但聽到說對公孫瓚宜撫不宜討時,卻是微微一愣,忙問:“哦,將軍何以如此說?公孫瓚據兵對抗,恃其勇力與孤為敵,如何能撫?”
沮授和田豐等人也都靜靜聽著,想知道周平到底有怎樣的良策,可以撫住公孫瓚。
周平微微一笑,說道:“公孫瓚此前敢以兵相抗,是其兵強,如今他屢次兵敗,困守易京。而如今天子在鄴,大將軍威震天下,公孫瓚若再敢以兵相抗,便是反叛謀逆。大將軍可以天子詔令,令他為上谷太守,領兵以鎮烏桓。他若願意,則冀州北面再無憂患,若不願意,則其為逆,大將軍再以剿逆為名,必可將其速滅。”
袁紹微微頷首:“將軍所言也有道理,公孫瓚頗有勇力,若其願鎮烏桓,則北面可無憂患。若其不願受命,則其據兵為逆,孤當可以剿逆為名,聚兵攻討,必可將其速滅,哈哈哈……將軍果然良策。”
田豐似乎看出了周平的用意。
周平想要勸袁紹撫慰公孫瓚,實際上是想要留著公孫瓚的兵馬,時刻制約著冀州,以待將來可用。
而公孫瓚兵馬若在,冀州便不會真正永無憂患,袁紹既然要防著公孫瓚,自然就不會有精力去對付徐州。
說到底,周平其實是在為徐州著想。
“建忠將軍,既然如今天下已無兵爭,曹操也減兵至兩萬人,徐州為何仍有六七萬兵馬?右將軍是否也該如曹操一樣,裁減兵馬至兩三萬人呢?”田豐問道。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