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周平早已想好了勸辭。
“公則兄,”周平拱手道,“你讓我把話說完,若兄仍不改意,我便離開,如何?”
郭圖猶豫片刻,最終還是微微點頭。
“不錯,我此次來求援是為救徐州,然而此事非徐州劉將軍一人得利,天子、袁將軍,還有公則兄等人和天下百姓皆可得利。且不說奉迎天子都鄴之後,袁將軍位極人臣,手握權柄,兄與友若等人皆可位任要職,甚至將來可任公卿。”
《劍來》
“單說眼前,冀州之兵如今皆由沮將軍一人所督,若是出兵向許,必將分兵一拒公孫,二守鄴城,三攻許都。兄可向袁將軍進言,留沮將軍守鄴,而兄與仲簡領兵向許,如此兄等豫州之士便可手掌兵權,而非集於冀州人之手,袁將軍更可安心。最重要者,乃是兄等有了奉迎天子之功,將來之任又豈能輕,望兄深思!”
周平說這些,既能以利相誘,又可以沮授所掌握的兵權相激。
袁紹現在將兵馬交由沮授督領,穎川的這些謀士只能獻言,卻不能掌兵。
而要想立功,就必須掌兵,只有在戰場上才能更快立功。
尤其是奉迎天子之功,如果是由他郭圖帶兵去迎接天子來鄴城,無論是天子還是袁紹,都會重賞於他。
同時又能分了沮授的兵權,可以說這是一舉多利之事。
當然,這麼做最得利的恐怕還是劉備。
不但可以滅了曹操,同時又能分化袁紹手下的這些謀士,讓他們徹底分為兩派相互爭權。
只要這些謀士不齊心合力,袁紹就不可能會出兵對付劉備,到時候逢紀和郭圖恐怕還要記得周平今日勸說之恩,從而為劉備說好話呢。
“公則兄,平告辭!”
周平見郭圖臉上盡是猶豫之色,拱手說道,轉身欲去。
“等等,”郭圖急忙喊住,問道,“聽說你先去見了逢元圖,他怎麼說?”
“元圖與子遠皆贊同出兵。”
“既如此,明日元圖與子遠若真是贊同,我亦贊同。”郭圖猶豫之後說道。
周平臉現喜意,忙道:“多謝公則兄!”
拜別郭圖,周平帶著張武回到傳舍,相信事情必定可成,今晚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
當夜,逢紀和許攸郭圖等人也都細細想了,覺得出兵攻打許都奉迎天子到鄴城,對他們來說都有利。
雖然他們同時覺得,對於袁將軍來說,或許利益不明顯,卻也無害。
第二日,周平又去拜見袁紹。
果然,今日田豐和審配,還有逢紀許攸和郭圖,都出言贊成出兵攻打許都。
沮授雖然不出言贊同,卻也不反對。
荀諶和辛評等人見逢紀郭圖都贊成了,他們也都不反對。
其實袁紹仔細想了之後,覺得奉迎天子到鄴城對自己是有利的,只是這麼做會對不起曹操而已。
現在聽到手下的這些謀士都支援出兵,猶豫之後作出決定,按郭圖所說,沮授留守鄴城,淳于瓊和郭圖分領兵馬,以顏良將軍為前鋒,率領三萬兵馬去攻許都。
袁紹也留在鄴城,他要統籌南北兩面,既要防著公孫瓚,也要防著那些黑山賊。
顏良帶領五千兵先行,淳于瓊和郭圖為前後軍,浩浩蕩蕩向許都行進。
周平則是趕緊派護衛快馬奔回徐州稟報,自己帶著張武向徐州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