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心動了。
現在袁氏已經算是天下首姓,如果自己有了解救天子之功,又和曹操一樣挾制天子,自己之令便如天子之詔了。
而袁氏諸眾必將以自己為尊,天下也要以自己為尊了。
只不過,曹孟德自從有了天子在手之後,開始對自己頗為不尊,但他終究沒有與自己為敵,又剛剛派人送來了親筆信,提起洛陽舊事,當年之誼赫然眼前。
況且,曹操知道自己對他不滿後,立刻辭了大將軍之職,把大將軍這個位置讓給自己,可見還是念自己對他之恩。
如果現在出兵滅他,似乎不太妥。
想到這裡,袁紹又猶豫了,看向廳中眾人,希望再聽一聽他們的看法。
沮授一直不說話,現在看到袁紹似乎已經心動,忙道:“將軍,公孫在北,攻討連年,百姓疲弊,倉庫無積,若動兵向南,州必空虛,恐為公孫所圖。況且曹操奉迎天子在許,若舉兵而向,於義則違,曹操目前未有逆舉,將軍亦師出無名,無名之師,焉能易勝,望將軍細思之!”
其實天子還在河東的時候,沮授是勸袁紹去迎接天子到鄴城的,可是現在天子已經被曹操迎接到許都,沮授卻又反對將天子接來鄴城了。
雖然沮授反對了周平的計劃,但周平同樣敬佩他。
因為沮授首先想到的是天子與天下,之前天子流蕩在外,他想著讓天子有個安居之處,才會勸袁紹去迎接天子都鄴。
現在天子已經被曹操安置好,宗廟已建,朝廷算是已經安穩,他不想再讓天子流離在外,只想著早日讓天下安定,所以才會反對袁紹出兵去攻打許都。
緊接著又有一人說道:“若滅孟德而迎天子,則滿朝公卿大臣盡在鄴城,天子在近,動則表聞,將軍若從之則會權輕,違之則會抗命,如此非為善計,瓊亦以為不妥。”
周平聞聲看去,說話的人是淳于瓊。
淳于瓊和袁紹曹操一樣,靈帝時曾經同為西園八校尉,袁紹逃離洛陽時,他和逢紀許攸等人一起跟隨,也是袁紹親近重用之人,在袁紹面前能說得上話。
其實這套說辭在沮授勸袁紹迎接天子都鄴的時候,淳于瓊和郭圖就已說過,現在只不過是在重複而已。
果然郭圖趕緊附和贊同。
袁紹又看向荀諶和辛評,希望能聽聽他們的看法。
畢竟自己有這麼多謀士,肯定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
荀諶當初勸韓馥讓出冀州,功勞不小,無奈袁紹手下能人實在太多,因此他也沒有特別受到重用。
“將軍,公孫未滅,而又與孟德交惡,則冀州將會南北皆敵,若公孫與孟德聯兵而來,冀州必將難以應對,此非宜計。”荀諶說道。
“不錯,曹孟德兵力強盛,又未與將軍交惡,若攻之不滅,南北受敵,冀州從此恐怕難安。”辛評緊接附和道。
袁紹聽著微微點頭,又覺得他們說的都有道理。
“哈哈哈……”周平再次放聲大笑,“公孫已如強弩之末,喪家之犬,將軍想要滅之輕而易舉。曹操雖強,然則一拳難敵二手,何況如今是三手四手。只要冀州出兵,則徐州之兵,荊州之兵,還有南陽張繡之兵,皆會雲集許都,試問曹操如何能敵?”
“田別駕,審治中,難道你們也怕了曹操嗎?”
周平又轉對田豐和審配問道。
田豐笑笑,答道:“呵呵,徐州尚且不懼曹操,冀州如何能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