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罈來。”
周奇頗顯尷尬,又對張武說道。
張武應了一聲諾,轉身即去,很快便捧著一罈酒,拿著兩隻大碗來。
此時周奇已經離開,張飛並不接碗,只是大笑著接過酒罈,直接捧起酒罈就喝。
關羽見多不怪,依然半眯著眼,手握青龍大刀,立如關公,聽張飛問自己,也只是微微搖了搖頭。
“不錯,好酒,好酒,哈哈哈……誒,俺說射鳥的兄弟,能不能去給俺再拿一罈來?”
劉備和周平在堂廳內都聽到了張飛那開心得要飛起的嗓音,但是卻沒聽到張武回應的聲音。
以周平對張武的瞭解,肯定是不搭理張飛,便對門外喊道:“阿武,再去給益德將軍拿兩壇酒來。”
張武在門外應了一聲諾,急步而去。
劉備皺了皺眉,有些尷尬地對周平說道:“我這三弟,嗜酒如命,聞著酒香,便忍耐不住,讓先生見笑了。”
周平笑道:“益德將軍乃真性情,豪爽之人,我雖不懂武,但觀雲長與益德二位將軍,皆有萬人不敵之勇,使君得此二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雖然關羽和張飛現在都只是別部司馬之職,但劉備軍中兵馬主要由他們二人統領,實際上也如將軍,因此周平稱他們為將軍,同時也算是一種尊稱。
“雲長益德二人隨我日久,吾三人義如兄弟,情同手足,他們不辭辛勞,不懼死難,隨我輾轉奮戰多年,實屬難得,此乃劉備之幸!”劉備說著起身,對周平拱手為禮,“先生既已說了,待徐州來迎之時,方可到我身旁相助,今日叨擾已有多時,我便就此告辭,在府盼待先生了!”
剛才周平已經明言,說是等徐州之吏來迎之後,再到他帳下效力,劉備不好再強求。雖然他還有許多話想跟周平說,但此時不宜多言,因而起身告辭。
周平急忙起身還禮:“我送使君。”
“劉使君。”等劉備走到門口,周平似乎憶起什麼,把他叫住,“聽聞使君帳下有名為田豫之人,不知是否?”
劉備停下腳步,驚異地看著周平:“先生竟也識得田國讓嗎?”
周平笑答:“我知此人頗有智謀勇略,亦有輔佐明主平亂安民之志,如今使君受任豫州,居於小沛,只怕他會以為使君無所能為,從而求去。田國讓此前自託於使君,若要求去亦難開口,若我所料不錯,他必以母老為由求歸,君子不奪人之孝,若如此使君必不能將他強留。使君回去,可將周平今日之語說與他聽,我料他必會留下輔佐使君。”
劉備大喜道:“自到小沛,我亦見他常有欲歸之意,先生果然知天下事,識天下人耶!”
於是,劉備牽著周平之手,齊步出門。
張飛此時已經喝了差不多兩壇酒,微有醉意,見劉備和周平攜手出來,忙道:“周……先生,你家酒好……喝,嘿嘿嘿……”
劉備面上微窘,周平卻不以為意,輕輕一笑,並不答話。
送走劉關張,周平回到莊內,便見兄長周奇走來問道:“如何,使君闢你為吏了?”
“使君想要闢我為治中……”
周奇一聽,頓時大喜,可他臉上的笑容還沒有完全展開,又聽周平說道:“我拒絕了。”
從大喜到大驚,只在一轉眼之間,周奇急問:“為何拒絕?”
“我非治中之才,再過不久,我可能要隨使君去徐州。”周平淡淡答道。
周奇雖然不知道弟弟為什麼要隨劉備去徐州,去徐州做什麼,但他聽出來了,弟弟以後所任之職,肯定是比治中還要好。
“哈哈哈……如此說來,你的婚事更不能耽擱了,必須速辦,這一次你可不許再逃婚了!”
周平沒答話,只是對兄長笑笑,朝院裡走去。
“誒,你聽到沒有,給我在家等著媒人回來,那甘家必會答應。”周奇追上去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