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所皇城大學裡勃然的生機,梁秋心裡十分欣慰。
雖然現在還未正式開學,但是他已經可以預料到將來,從這裡輸送出源源不斷的人才了。
當然除卻這所最高階的皇城大學,梁秋在其下也設立適合各年齡段孩子學習的學校。
一個是先前便已經提過的義務教育學堂,這裡面由朝廷出資,在紀國各座城市設點提供無償教育。
一方面是人才要從小帶起培養,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全面實施教育。
這樣一來,過個十來年,大家的文化水平基本都能得到提高。
不管是站在哪個層面,對於紀國這都是一件好事。
而且梁秋也為這些孩子提供了一個進階的渠道,只要讀完義務教育,透過考試後便可繼續享受朝廷出資的學習教育。
也就是說一路通關,這些孩子最後的目標便是梁秋此刻腳下的這座皇城大學。
梁秋進行一番整改,直接把現實裡的高考給搬運了過來。
這樣一來,對於那些出身窮苦貧困的人來說,給了他們一次翻身的機會!
當然,梁秋相信過了幾年,大學肯定不止皇城這一座。
不少計劃已經在梁秋的腦海中醞釀。
逛過了幾圈校園,梁秋把一些覺得差些意味的設施給記了下來,準備回頭再讓工部來整改一番。
離開皇城大學,梁秋等人也不停歇,立即馬不停蹄地前往了下一個目的地。
紀香閣。
這是建造在皇城內城的一座飯館。
也就是梁秋先前一直在籌備的連鎖飯館事件。
其實開飯館的難度也不高,但主要是梁秋不可能把自己的御膳房大廚都拿出去給別人炒菜,那樣一來反而有些本末倒置了。
需要出名的不是廚子,而是美味的飯菜。
藉此梁秋特地招聘了一批廚子,跟著御膳房的廚子學習了一段時間,一段時間下來基本便全部出師。
主要的困難一解決,梁秋也不拖沓,直接讓眾人先在皇城把店開起來看看。
以點進行試驗,之後再進行改變全面推廣,這是每一個商人擴大生意的過程,有過學習經驗的梁秋自然也清楚。
至於今日開業大吉,站在門口的梁秋髮現過來用餐的人好似並不是很多。
只見一家偌大的嶄新飯店,進出來往的人卻是隻有寥寥數人。
梁秋眉頭一抬,看來這個開業並不是很順利呀。
飯菜難吃?
梁秋覺得應該不是這個問題,這些廚子好歹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水平說不上一流,但至少也跟難吃搭不上邊。
一番沉思,梁秋看向跟隨在自己身邊的許安,詢問道:“許安,附近可有其他飯店?”
梁秋雖然已經穿越來了大半年,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皇宮居住,對附近的一些建築並不是很瞭解。
而他猜測,如果不是紀香閣自身出了問題,那麼有很大可能性出在別處。
這個別處並不難猜,無非要麼是大家手裡沒錢不想消費,要麼就是附近有其他競爭對手。
許安沉吟了兩秒,隨即回答:“陛下,附近有三家飯店,其中一家還是百年老字號。”
一聽到這,梁秋便已經明白,跟自己猜測的也八九不離十。
他腳下所處的這片位置正是內城的黃金地段,相當於中心店,四面八方人都會從這裡經過。
而這種地方,有競爭對手倒也正常不過。
這些飯店存在的年限是比紀香閣的時間要長的,所以肯定積累一些自己的老主顧。
而一般客人找到一家合適的飯館,也不會再有什麼心思去別的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