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如果僅憑自己的力量,確實如同這個使臣所說的那樣。
自己就算是幹一輩子,也不可能獲得納哈出的信任。
能夠保有現在的領地,那都已經是上天保佑的事情了。
而如果一天看自己不爽,把自己的領地也搶過去的話,那可真就什麼都沒有了。
如果投靠阿札失裡的話,起碼還有一份保證,如果按照面前使臣所說的,除了這份保證之外,還能夠獲得額外的領地,而且是如此大面積的領地,那可真就不用說了。
該怎麼選傻子都知道了吧?
而眼前的使臣丟擲的不僅僅是這樣的令人誘惑的條件,還有很多實在的好處。
比如說各種錢糧武器等等,大明這邊都會提供,不僅如此,以後還會封他當一個塞外王!
好傢伙,這上來就是要當王啊!
博彥汗深思了起來,幾乎不用想的就知道他已經非常動心了,不過面子上還是要有的,他又對著面前的使臣說到:
“呵呵,尊時所說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既然明朝那邊如此有誠意,我也不好直接回絕。
還請尊使在這裡稍微等待幾日,待我考慮考慮與族人商議之後,再與尊使說道吧。”
博彥汗說完之後,使臣倒也不著急,知道博彥汗多半會答應下來的。
不過流程還是要走一下的。
當天晚上,這部落裡就鬧出了一些事情,聽說元朝那邊的使臣也來了,然後明朝這邊的使臣怒起,元朝的使臣給殺了。
這博彥汗見到元朝的使臣都被殺了,原本是忠誠於元朝的,不過也無可奈何。
只能嘆了一口氣,歸順明朝了,要不然能怎麼辦呢?
他們這一整個部落的人都要死光了呀。
這個理由找到也是讓別人沒有任何的脾氣了。
真要是出現這樣的事情,確實也只有投靠明朝這一說了。
而投靠明朝的博彥汗,自然不會辜負罵名,反而會被人誇讚為了保護自己的族人,忍辱負重什麼的。
不過明眼人看著就覺得太奇怪了,為什麼明朝使臣出現的時候,恰巧元朝使臣也出現了。
難道兩個人是提前說好的嗎?
不過藉口都已經找好了,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了。
很快明朝使臣又去了第二個部落,給出了一大堆的條件之後,那個部落當天晚上又出現了元朝的使臣,然後被明朝使臣怒而殺之了。
不用說了,接下來的一個月的時間幾乎都是同樣的劇情,重複著連換都懶得換了,這理由真的就只是拿在臺面上糊弄一下而已了。
能想出這種辦法的當然只有神奇的招數,也只有遼王殿下了,反正這種事情只是為了堵住平民百姓的悠悠之口,讓那些首領們臉上能夠過得去而已。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真要找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哪裡有那麼容易去找那麼多的理由啊,只要讓他們心裡有點逼數就可以了。
而這麼一群有逼數的人聚集在一起,只要錢糧管夠領土到時候該許諾的時候,畫的大餅都畫好,就沒有任何問題。
於是乎,就在遼王朱啟這一番騷操作之下,幾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有10來個關外的部落投靠了阿札失裡,換上了明朝的朵鹽味的池子。
而遠在瀋州的納哈出,還並不知道這新起來的朵顏位的旗幟意味著什麼,也不知道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朵顏三味的名號將會響徹整個草原。
在得知了阿札失裡頭部明朝,並且就在遼王朱啟繪下之後,氣憤的納哈出不管不顧的,已經開始集結自己的兵力。
在他看來這就是對自己的羞辱,雖然明朝的遼王朱啟戰鬥力強悍,但是在如今整個草原都在痛斥阿札失裡背信棄義的時候。
只要集結起來,趁著這一番士氣旺盛的時候,去攻擊阿札失裡,那些剛剛投靠了阿札失裡的部落,也一定能夠迷途知返的。
自己到時候再好言相勸,給予一些好處,就好像明朝那邊在做的事情一樣。
一定能夠把對方打得兵敗如山倒,趁著這股強勢的勢頭席捲遼東,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呀。
就這樣在洪武十二年的九月份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