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要發動人民的戰爭啊。
拉攏老百姓這種事情,朱啟可太擅長了啊。
嚴格約束錦衣衛的紀律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要做出一些個典型來。
那錦衣衛做好人好事,身後必須的有攝像機啊。
不對,必須要有親眼看到的德高望重的人才行。
比如說這一天,一個在街坊鄰居里,教導小孩子們識字的老師,就在街上跟別人說了:
“哎呀,你們都不知道啊,昨天我那私塾裡的學生,路上遇到了那些來自北元那邊的江湖人士,差點都被抓了去啊!”
“啊?那些最近出現在咱們這裡的外鄉人啊?他們抓你那些學生幹什麼啊?”
“還能幹什麼啊,當然是綁架要錢唄!”
那老師緊跟著後怕的說到:
“也幸虧一個路過的穿著飛魚服的男人,救下了我的學生們,打跑了那些個北元江湖人,不然可就危險了啊。”
那問題來了,那飛魚服是什麼,不對,那男人是誰啊?
老師把腰桿一挺,說了:
“他叫做,錦衣衛!”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例子,這樣的例子也不用多,就選出三四個典型,然後每天說那麼兩三次,也就成了。
這郭小東就和南寧府的老百姓們一樣,一聽到這種事情之後,也是滿臉的義憤填膺。
他哪裡知道這是遼王殿下的話術啊,心裡面也對那些北元來的江湖人士頗為痛恨。
老百姓們如果討厭某些人,那一般情況下可不會藏著掖著的,尤其是對那些個外鄉人。
這整個南寧府的父老鄉親們,看到那些外來面孔,如果拿不出名帖證明自己說大明的,不好意思,別說住宿了,一粒米,一根菜葉子,你都買不到的。
而除了老百姓們自發的抵制之外,就連郭小東這樣的武林人士們,錦衣衛們也沒有放棄拉攏。
比如說這一天,郭小東正回去自己住宿的客棧呢,結果就看到門口來了一個穿著飛魚服的人。
郭小東一下子就反應過來,這不就是錦衣衛嗎?!
那錦衣衛也不囉嗦,直接對著郭小東說到:
“你師兄李正東你應該認識吧?”
郭小東一愣:
“認識,他怎麼了?”
“他拿了北元的錢,現在是北元的走狗了。”
“什麼?!”
郭小東還在震撼中呢,就聽那錦衣衛說到:
“你是他師弟,抓他比較方便,放心,考慮到你們是至交親朋,我們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