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拿下青海,那就必須要了解現在烏斯藏的情況。
眼下的烏斯藏,按照地區分為康巴和安多兩大勢力。
整個烏斯藏,已經在元朝的影響之下,藏傳佛教傳播甚廣,政體也是****的形式。
並沒有常規意義上的世俗統治者,相當於統治者的,名叫國師。
比如歷史上很著名的佛寶國師,圓智妙覺弘教大國師,灌頂國師等等。
他們既是精神信仰的領袖,又是世俗的領袖。
你這個寺廟出了一個國師,那我這個寺廟也可以出國師啊!
因為地理關係的緣故,這康巴地區出了一個國師,名叫喃加巴藏卜,也就是熾盛佛寶國師,就是歷史上的佛寶國師了。
安多地區,也有一個國師,名叫吐元國師。
說起來之所以會分為安多和康巴,除了地理原因之外,和宗教也有很大關係。
只是朱啟不懂這些,所以劉伯溫也就沒有詳細說明了。
但這烏斯藏內的兩個國師,雖然都是臣服與北元,但他們互相看對方不爽,與除之後快。
尤其是佛寶國師,曾經還遣使來過大明。
如果不是王保保還活著的話,可能佛寶國師,早就像歷史上一樣,成為第一個率先歸附明朝的高原土官了。
可惜的是王保保還活著,一切歷史都開始發生改變。
所以劉伯溫就建議了。
既然咱們攻上去很難,那不如就利用佛寶國師和吐元國師之間的矛盾,進行挑撥離間,最好是能夠讓佛寶國師,知道咱們大明比北元靠得住的多。
只要佛寶國師投靠大明,這青海的道路,可不就是打通了嗎?
到時候提前安排軍隊上去適應,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青海,就算是王保保得知了訊息,反應了過來。
我大明軍隊早就在青海整頓完備了,想打?大明洪武的軍漢們,可是一點也不怕你的啊!
劉伯溫說完之後,倒是給朱啟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新思路。
真要是能成功策反佛寶國師,那可真就太好了!
防禦慢慢修,大明軍隊往康巴一放,等適應之後,那真是一人當關萬夫莫敵啊!
就是後勤工作可能有點困難,不過也總比現在這樣被動挨打來得強啊!
於國是有利的不說,朱啟還能早點啟程回去應天府。
他才剛到成都呢,現在都已經歸心似箭了。
但如何才能夠勸返佛寶國師,這又是一個大難題了。
直接寫信?寫信要是有用,朱元璋早就把他招降了。
寫招降信可是朱元璋的老本行呢!
朱啟又犯難了,這時候還是劉伯溫笑著說道:
“殿下何須苦惱,待老夫略施小計,保管這佛寶國師舉國來降。”